要聞港聞

自成一家:世界工廠夢難以實現

近年西方炒作去中國化,新聞經常說蘋果、特斯拉、富士康等巨頭已經或正計劃投資印度,令不少人誤以為印度已威脅到中國「世界工廠」的地位。但根據世界銀行的數據,全球製造業只有不到3%的份額來自印度,中國則有24%,兩者差距仍然很明顯。
成功贏得第3個印度總理任期的莫迪,聲言要把「印度製造」的全球佔比從不到3%提升至5%,到2047年提高到10%。可惜「印度製造」落後的原因錯綜複雜,並不容易解決。譬如,印度一到夏天就天氣酷熱,多地溫度超過攝氏50度。炎熱的氣候令電力供應不穩定、糧食生產大受影響、民眾無心工作。這種情況隨着全球暖化更顯嚴峻。
印度國內的法規也對土地限制多多,對勞工的保障太多。例如鴻海去年決定在印度卡納塔克邦投資設廠,莫迪稱之為一大勝利,可是地方農民對徵地補償竟然不滿意並且抗議。又如印度法律規定員工數量在100人以上的企業,需要獲得地方政府批准才能裁員,雖然這個限制已被國會提高至300人,但仍極大限制了企業的用工自由。莫迪競選時曾提出要改革法規,能否成事有待觀察。
此外,印度是著名的多種族、多宗教國家,權力分散和多元,中央政府每進行一項改革,都要與各地區、各種姓階級的政黨協調。而企業要管理印度工人,難度亦遠比管理出名勤勞且大部分無宗教習慣的中國人要大。
莫迪這次大選險勝,他所屬的印度人民黨議席大減63席至240席,達不到272席的過半數,更是莫迪執政以來最低紀錄,要與執政聯盟中的小黨妥協。上述種種深層次矛盾,豈能輕易化解?加上莫迪已73歲,他的「世界工廠夢」恐怕很難實現。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