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強詞有理:中國變了

美國駐華大使伯恩斯最近在紐約一個公關活動中大談「美中競爭」,除了重複一些陳腔濫調,還倒打一耙,指摘中國「愈來愈咄咄逼人」,不再是20年前那個聽話的合作夥伴,逼得美國不得不推出一系列限制措施。他更得出這樣的結論:美國沒有改變,是中國變了。
這正是典型的賊喊捉賊,到底是誰咄咄逼人?中國從來沒有主動招惹美國,往往是受到無理打壓才不得不採取反制措施,而且是相當溫和的反制,如果這也算咄咄逼人,美國的行為又是甚麼?難道要中國罵不還口、打不還手?當然,伯恩斯並沒有完全說錯,中國確實變了,變得更加強大,更加自信;美國也確實沒有改變,依然是居高臨下,頤指氣使。只是時代不同了,美國已沒有資格從實力地位出發同中國講話,更不要指望中國像20年前那樣「聽話」。
有美國媒體發文稱,近年來美國在華「軟實力」褪色,美國文化和思想對中國人的吸引力逐漸減弱,曾經廣受歡迎的美國品牌在與中國品牌的競爭中節節敗退。這才是實話,過去中國人普遍有一種崇洋心理,總是認為美國月亮更大更圓,如今才發現這不過是美麗的誤會,美國的月亮並沒有甚麼不同。愈來愈多人認識到美國政治制度和社會的種種缺陷,政黨惡鬥、社會撕裂、種族歧視、貧富懸殊、槍擊頻頻、警察暴力、毒品氾濫、零元購搶劫等等,將「民主燈塔」的外衣撕得粉碎。
尤其這些年美國不擇手段對華遏制打壓,更是激起中國社會普遍反感,對美曾經的美好印象消失殆盡。有美國學者指出,2008年金融風暴算是中國人對美國好感破滅的倒數第二擊,而特朗普政府則「給棺材板釘上了最後一顆釘子」,美國對中國城市居民、知識分子和官員的吸引力所剩無幾。沒錯,儘管現在還有部分中國人崇美恐美,還有一班自由派公知言必稱美國,但與過去已不可同日而語,美式民主和西方價值觀在中國已沒有多少市場。
事實上,美國不僅軟實力褪色,硬實力也沒有多少優勢可言,某些領域甚至已被中國超越。但美國政府依然不願面對現實,還想通過各種打壓阻止中國發展,結果自然是徒勞無功,反而加速自身衰落。伯恩斯說中國不再是20年前那個聽話的合作夥伴,語氣中既有幾分不甘,更有幾分無奈。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