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醫健:醫健寶庫:類器官——傳染性疾病研究嶄新工具和模型

傳染性疾病,尤其是呼吸道感染,可對全球健康構成威脅。於2020年爆發的新冠疫情幾乎是近代社會一次史無前例的災難。為了清楚理解呼吸道病毒感染,並研發有關疾病的預防方法和治療藥物,發展實驗模型系統尤其重要。目前,生物醫學研究慣常使用如細胞系和動物模型等實驗模型,但這些傳統模型各有限制和缺點,亦無法代表人體組織的高度複雜性。
過去10年,類器官(又稱為迷你器官)的發展是生物醫學領域一項重大突破。類器官使科學家能夠在培養皿中重現和研究大多數人體內的生物過程。類器官技術近年受到學術界和產業界空前關注,為多種生物醫學和製藥應用開闢新領域。市面上的類器官種類繁多,其中腸道類器官和來自患者的癌症類器官所佔比例最大。然而,呼吸道類器官的培養系統仍是相當缺乏。
有見及此,微生物學系團隊建立了全球首個呼吸道類器官培養系統,能在培養板中高效重建和穩定地擴增整個人類呼吸道上皮,包括鼻黏膜、氣道和肺泡類器官。呼吸道類器官源自原代組織中的成體幹細胞,與人類呼吸道上皮具有高度的生理相關性。作為實驗性和臨床前模型,其預測性和轉化價值俱高。
此外,成體幹細胞保留了供體的基因型和表現型特徵。因此,基於成體幹細胞的類器官培養系統,能夠提供真正個體化的類器官模型,用於各種對病毒的敏感性和對藥物治療的反應,這是其他實驗模型無法實現的,而這項國際領先的呼吸道類器官培養系統已獲得2023年第48屆日內瓦國際發明展金獎。
目前,團隊將類器官廣泛地用於傳染性疾病的研究,冀促進傳染性疾病研究發展,守護全球健康。
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
臨床醫學學院微生物學系助理教授 周婕教授
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