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城市景昔」擴至鯉魚門 盡覽50載發展面貌

歷史全景圖像利用3D技術及擴增實景,提供沉浸式遊覽體驗。 歷史全景圖像利用3D技術及擴增實景,提供沉浸式遊覽體驗。
歷史全景圖像利用3D技術及擴增實景,提供沉浸式遊覽體驗。
【本報訊】文化歷史深度遊逐漸流行,旅遊事務署的文化創意旅遊項目「城市景昔」昨起擴展至鯉魚門一帶6個景點,旅客只要以手機在相關景點掃描「擴增實境(AR)時鐘」,便可看到由歷史照片或本地藝術家,根據歷史資料創作的歷史全景圖像,涵蓋1920至1970年間鯉魚門發展的面貌,包括鯉魚門學校、鯉魚門燈塔、鯉魚門石礦場區、鯉魚門天后宮等。
「城市景昔」由旅遊事務署委託香港城市大學創意媒體學院研發及製作,製作團隊的項目經理梁偉倫表示,項目以半年時間搜集資料,參考數百張相片,並訪談鯉魚門居民。團隊整合資料後,再利用3D技術,估算鯉魚門景點建築物的距離和比例,再交由插畫家設計模仿水彩畫風的動畫,透過程式內的光學追蹤,結合現場實景和動畫音效,提供沉浸式遊覽體驗。
旅客亦可聽到鯉魚門原居民以客家話敍述以前的生活點滴,參與的原居民張耀忠透露其家族在鯉魚門居住逾130年,曾祖父在1860年代在鯉魚門開闢石礦。
另28景點融入港產片元素
針對旅客喜歡到電影取景場地「朝聖」,項目亦更新現有28個指定景點的內容,加入電影元素,重溫港產片的取景場地,包括剛奪得第42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電影的《毒舌大狀》;《梅艷芳》、《無間道3:終極無間》、《龍虎風雲》等。
「城市景昔」在2021年首次於中環、山頂、尖沙咀、深水埗、油麻地及佐敦的28個指定地點推出,最新在自拍功能加入濾鏡和短片錄製功能、提升歷史全景圖像的動畫質素等。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