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撥亂反正:無法合縱 難敵連橫

昨日談到,歐盟暫不敢跟隨美國對中國製電動車大幅加徵關稅,原因之一是擔心中國會作出激烈報復,對歐洲出口到中國的汽車、酒類、食品、名牌手袋及衣飾等施加禁令,甚或限制國民到歐洲旅遊消費購物,最終令自己得不償失。早前國家主席習近平到訪法國,總統馬克龍送上當地的名貴葡萄酒和烈酒,就被指是曲線請求對方放寬、以至加大進口相關貨品。
事實上,經過40多年的改革開放,中國除了成為世界第一大工廠,現在也是僅次於美國的最大進口國。即使近年經濟增長放緩,中央政府大力提倡內循環經濟,但大部分國民在消費層面的崇洋媚外心態仍未有改變。當中部分人可能對日本貨或美國貨有一定抗拒,但對於歐洲貨品還是比較受落。許多歐洲國家全國只有幾千萬以至幾百萬人口,還不及中國的一個省市。中國龐大的消費市場,還有每年數以百萬計的出遊旅客,對大部分歐盟成員國來說,都是無法得罪和難以放棄的。
歐盟不敢與中國展開貿易戰,另一個原因是缺乏團結,包括在政治上和商業上。前者的代表有匈牙利,該國一向與北京友好,已有不止一家中國汽車生產商計劃在該國設廠,協助振興當地經濟和聘用大量工人。屆時由匈牙利生產的中國品牌電動車,歐盟不能當成中國貨對其徵收額外關稅,也難以像美國對付墨西哥般,通過政治施壓來迫使匈牙利拒讓中國設廠。
商業上,不少歐洲車廠早年已通過不同方式打入中國市場,大多是與內地車廠合作甚至合營,有的更是多得有中國的「白武士」打救才逃過執笠,雙方關係現已密不可分。無法合縱,就難敵連橫。歐盟對中國發動貿易戰,隨時未傷人自己經已重傷。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