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筆下風雲:錢搵錢日子一去不返

本港零售業持續低迷,4月總銷貨價值按年大跌14.7%,說是跌無止境也沒有誇張。面對此情此景,港府再次歸咎於復活節假期,指市民出境影響本地消費。同一個藉口,3月公布零售業數據時已用上,復活節假期不過就是區區幾日,港府講完又講,擺明無視目前正面對的結構性經濟窘境。
香港最大的問題是,過去長期側重金融、地產、旅遊幾大產業,廿多年不變,說是不思進取也不為過。中央一直源源不絕提供惠港措施,個人遊又帶來活水,香港不用改進一樣賺大錢;加上特區政府政策一味向發展商傾斜,高地價、高樓價、高租金滋長炒風,而炒風造成泡沫,錢搵錢看似十分容易,加速人們不願腳踏實地發展。
一場疫情,內地經濟轉趨不穩,香港無法繼續飯來張口的日子,內地旅客消費模式大改,香港便難以適應,也無法繼續食老本。而金融和地產產業已經根深柢固,經濟轉型談何容易,何況港府根本沒有如深圳政府那樣的魄力,永遠眼高手低,光說不練,就連發展北部都會區也是十畫未有一撇。當深圳直接競爭,如何能夠匹敵?
復活節假期橫跨3至4月,成為港府順手拈來的藉口,但若5月份零售業數據繼續大跌,港府又可以歸咎甚麼呢?樓市股市持續向下,市民消費力買少見少,商店生意大減,執笠潮持續,陷入惡性循環。港官言必稱經濟轉型,又指現時只是轉型期必然出現的陣痛,惟港府除了燒銀紙推出月月放煙火和所謂的盛事,根本再無板斧救市。其實,香港最需要的是振興樓市和金融,這兩大命脈產業持續低走,經濟不可能好轉。很可惜,連撤辣出埋都失效,家族辦公室又鬧出笑話,港府黔驢技窮已是寫在牆上。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