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東呼即應:吸旅客到訪技窮 靠盛事難起作用

相對於煙火,無人機表演可吸客之餘,更可製造機會予年輕人從事相關行業。 相對於煙火,無人機表演可吸客之餘,更可製造機會予年輕人從事相關行業。
相對於煙火,無人機表演可吸客之餘,更可製造機會予年輕人從事相關行業。
每月煙火非上策 東呼即應籲推港特色文化
香港經濟低迷,4月份的零售業銷貨價值指數按年勁跌14.7%。要刺激疲弱市道,港官來來去去只得幾道板斧,例如大力催谷盛事至每年逾210項,預料可吸引約170萬名旅客,帶來約72億元消費額,以及約43億元的經濟增加價值。可是坊間包括旅遊業界都普遍不大看好,早前本報正論「又靠盛事谷旅業,人心已變怎留客」的標題也指出問題所在,畢竟每兩日就有一項的活動能否夠資格稱得上「盛事」,言人人殊;況且盛事只能算是助攻,若業界不思進取、服務質素欠佳,再多的盛事也是枉然。能吸引遊客的特色項目,香港不是沒有,只是港官有否慧眼而已,今集《東呼即應》就同大家發掘一下。
根據邊際報酬遞減定律,過度的投入,產出反而愈少。早前港府宣布每月有煙火表演藉此吸引旅客,當時便遭到不少質疑。美國藝術家Carolyn Schlam在教人怎樣欣賞藝術作品的著作中,就指出「我們喜歡雪糕,但肯定不想每餐都吃」。以為「盛事排山倒海」便能吸客帶來理想收益的,恐怕是一廂情願。《東呼即應》團隊在機場進行街訪,有人表示不知道有煙火表演,來港主要是購物和品嘗美食。有經營本地遊的旅行社負責人鍾澤垣指出,港府說推出200多項盛事旅遊,對一些接待入境團的同業應該有幫助,但前提是需要提早通知,若數星期前才說有這些活動,根本沒有足夠時間籌備推廣這些活動的組團工作。另一間旅遊公司負責人黎樂文認為,政府推出200多個盛事,當中有些是香港才有,對旅遊而言料有正面影響,希望政府可以提供多些資源讓業界推廣,以吸引更多外國人訪港。
無人機表演 迎合智慧城市
雖說港府肯辦盛事吸客,總勝過甚麼也不辦,然而每月煙火並非上策,不如集中火力辦無人機表演更好。因為無人機表演可以拼出叮噹、大雄;又可以拼出「火影」、「鬼滅」等動漫角色。再者,對比於煙火,無人機表演也算是新鮮事物,吸客之餘更可製造機會予年輕人從事相關行業,迎合智慧城市未來發展。無人機表演無疑是時髦,不過老舊事物不一定吃虧,不少老外就是鍾情香港的老舊事物。日本曾有遊戲機中心,以九龍城寨作室內設計概念,這分觸覺就比近期大講特講,有意展出以九龍城寨為題的港產片之相關布景供打卡的港官,先知先覺不知幾多十萬倍。儘管不是興建九龍城寨主題樂園,但保留電影布景的倡議竟也拖拖拉拉一大輪,難怪有人說「長命高官長命做」。
「破地獄」導賞團 必大開眼界
香港的傳統特色文化,對旅客是有吸引力的,譬如被列入第3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的盂蘭勝會,就成為旅發局網頁「當時尚香港遇上傳統節慶」的介紹內容。其實當局應該大力發展供旅客參加的香港特色導賞團,而結合火燄的使用、急速轉圈與跳躍的「破地獄」,一般人未看過的,必定留下深刻印象。無可否認,與中式殯儀文化有關的一切,就如紙紮祭品工作坊,竟然能夠紙紮出一部電動車,還要連充電器,洋人定必大開眼界,如果可以親身嘗試,旅行經驗絕對難忘,至於具體怎樣安排,是「睇片」抑或問准了主人家,這些真的要從長計議。
說到底,煙火或無人機表演,好多地方都辦得到,地方文化特色並不明顯,有關「盛事」完結,即晚過境到深圳住酒店也可以。但辦特色導賞團、工作坊之類,具有吸引力之餘,亦可收取參加費用,加上齋菜宴和相關紀念品,定可多增幾筆收入。盛事不是說不辦,重點是「要搵到錢至得」,與其挖空心思吸引低消費旅客,不如乾脆將視線投向願意花錢的旅客身上吧!
結合火燄的使用、急速轉圈與跳躍的「破地獄」,洋人遊客應可留下深刻印象。結合火燄的使用、急速轉圈與跳躍的「破地獄」,洋人遊客應可留下深刻印象。
結合火燄的使用、急速轉圈與跳躍的「破地獄」,洋人遊客應可留下深刻印象。
東呼即應爆料熱線東呼即應爆料熱線
東呼即應爆料熱線
東網版面新設計一撳即睇東網版面新設計一撳即睇
東網版面新設計一撳即睇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