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垃圾徵費臨門急煞 環境局:怕民情反彈

當局稱落實垃圾徵費要考慮民意及前線員工執行是否困難。 當局稱落實垃圾徵費要考慮民意及前線員工執行是否困難。
當局稱落實垃圾徵費要考慮民意及前線員工執行是否困難。
【本報訊】垃圾徵費計劃暫緩,環境及生態局局長謝展寰昨表示,「先行先試」計劃證明會衍生很多問題,當局決定「停一停」,又指為垃圾徵費定出具體押後時間表,是不負責任的做法。他強調,落實垃圾徵費有兩項基本條件,包括考慮市民接受程度,以及確保大眾、前線清潔工可容易執行,又指政府已成功提升市民回收意識,未來亦會繼續加強宣傳及增加社區配套。
謝展寰在電台節目上提及煞停垃圾徵費原委,指試行期間最少兩名清潔工向他反映,因擔心法律責任問題,加上工作量和工時大增,若政府真正落實安排,將考慮轉行;而且市面上很多調查都顯示,七至八成市民都反對措施。局方擔心如期強推政策,或造成較大民意反彈,釀成更多問題。但他又指出,垃圾徵費議題已討論20年,用指定袋推動垃圾徵費是建基於民意基礎。
增設回收點 加強宣傳
謝強調,過去的工作及宣傳沒有白費,市民回收減廢認知和支持程度大幅提升,多類物品回收量增加四成,廚餘回收量更增加逾一倍。政府亦計劃今年內擴展回收桶至200條公共屋邨,而願意簽署約章的私人屋苑亦可獲得回收桶;當局又計劃今年內增設流動回收點,包括在街市設回收設施予市民使用;至於一般回收物處理地點亦會增加4倍至800個點。
另外,自昨日起,政府已逐步向所有公共屋邨共約84萬戶,派發指定垃圾膠袋。每月每戶可獲20個免費指定袋,初步為期6個月,以教育並鼓勵居民減廢及分類回收。署方亦進行新一輪宣傳推廣,鼓勵市民培養分類回收習慣,包括增加「綠在區區」回收積分。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