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坦言集:戰難止戰

我以前是主張對美國以戰止戰,但經歷了烏克蘭戰爭,便感到以戰不可能止戰。
依烏克蘭的經驗,俄羅斯欲以閃電戰攻陷烏克蘭,結果失敗,師老無功。因為烏克蘭是有備而戰,有備且不是烏克蘭一國,而是美國為首的北約整體,事實上是北約與美國借烏軍攻烏東俄裔來引誘俄國出兵。俄首戰失利便不能止戰,其後俄烏互有攻守,只有最近烏國軍力耗盡,才使俄國佔優勢。但戰爭已不是俄烏之戰,而是北約與俄國之戰,烏軍的作用相類於韓戰時的南韓軍隊,戰場指揮不在烏國,武器操作、電子戰以至愈來愈多的僱傭兵軍隊,都不是烏國掌握。俄烏之戰,即使俄羅斯打敗烏克蘭,在烏克蘭戰場接替上台的是北約,且可能會把戰場擴至烏克蘭以外。現時烏方襲擊俄國境內設施,已顯示出戰爭已逐步超越烏克蘭的範疇。
美國在台灣的總戰略,是將之烏克蘭化。北京若以戰止戰,一是閃電戰,未必一擊即成功;二是即使打敗台軍,美國已訓練作巷戰的台獨部隊。而美國亦不會遲疑,甚至從開始便已把美軍和美國盟軍(相信主要是日本、南韓、菲律賓,以他們亞洲的面貌)滲透入台軍陣列之內,北京便實際是與美國作戰,即使把台灣打個稀爛,一如今天的烏克蘭,美國不會容易撤退;也一如韓戰,美軍還能用武器和從外招募的僱傭兵來支持持久戰。
縱使美軍從台灣撤退,中美之戰還沒完結,中國便已賠上了台灣和2,300萬台灣人民的身家性命財產。美國也不會把戰爭局限於台灣,必然對中國東南沿海轟炸,中國的直接損失(還有貿易經濟的間接損失)必大。武統打回來的是廢墟的台灣,戰爭卻未完結,只不過戰場從台灣轉移過來。這樣的情況,戰不能止戰,值得嗎?
政治與軍事不是民粹主義喊幾個口號便成功,戰爭複雜,戰爭背後的計算與計謀部署更為複雜。
武統的問題是美國掌握主動,是它決定甚麼時候衝擊中國的底線,以引起中國啟動戰爭,時機是它決定。中國不可能隨時武統台灣,中國實在是盡可能避免武統,因而美國便可按它的條件、目標、時機來決定怎樣迫使中國對台武統。這是中國最大的劣勢。因此,在戰爭之前,中國便要有各種操作來阻止美國利用台獨來引發中美大戰。不是以戰止戰,而是用盡方法不讓美國有挑起戰爭的機會。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