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二尖瓣倒流 亞洲死亡率較歐美高

【本報訊】二尖瓣倒流是較為常見的心臟瓣膜疾病,嚴重者需要及時接受手術治療。中大醫學院與國際心臟瓣膜疾病專家聯合研究發現,亞洲患者普遍較歐美患者症狀輕微,可能是由於二者間體形、心臟體積差距令亞洲患者心臟負荷過重的情況被低估。研究團隊表示,亞洲患者接受二尖瓣倒流干預措施的機會較歐美患者少,所以死亡率較歐美患者高。
心臟容量嚴重超載
研究團隊表示,亞洲患者的年紀較輕,患病的風險因素及狀況不一。其次值得注意的是,兩個組別的心臟形態在醫學影像上顯示出明顯的差異。亞洲患者的體形較細小,左心房和左心室的體積絕對值明顯較小,遠低於臨床指引的閾值,因而可能低估他們的病情。然而,當以身體及心臟比例作基準重新計算,亞洲患者的左心房和左心室尺寸實際上比歐美組別大,顯示心臟容量嚴重超載。
在治療成效上,兩個組別在治療手段相同的情況下成效相若,但亞洲組別接受介入治療的人數比歐美組別少,時間亦較遲,從而令治療成效受影響。十年內亞洲患者的死亡率達40%,歐美患者的死亡率則是20%。中大醫學院內科及藥物治療學系教授李沛威表示,研究中發現,亞洲的退化性二尖瓣倒流患者年齡較輕,但具體原因尚未確定,可能是生物學上或接受轉介的時間上有差異。
全球有2%至3%人口患有二尖瓣倒流,當中有過半數是退化性二尖瓣倒流,由二尖瓣瓣膜或腱索退化所致。二尖瓣倒流患者的心臟在泵血時,由於二尖瓣瓣膜無法完全閉合,血液從左心室倒流至左心房,增加心臟負荷,隨病情惡化可引致心臟病及增加死亡風險。團隊將來自香港和新加坡的737名退化性二尖瓣倒流的病人組成「亞洲研究」組別,還整合了歐美機構結集而成的國際多中心二尖瓣倒流病人名冊中682名二尖瓣倒流患者的數據為「歐美對照」組別,通過比較及分析,發現兩組人士的患病成因相同,社會及經濟地位亦相近。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