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健:醫患同行:「醫」路向北:探討香港加入內地藥品採購機制新方向
自香港和內地恢復全面通關後,港人熱衷北上消費,除了吃喝玩樂,也有不少人到內地看病。即使無法享用內地醫保,但他們仍願意選擇到內地的三甲醫院,全自費治療癌症等重症。
在內地,通過國家醫保局與衞健委的醫藥價格談判機制,讓市民獲得價格更低的藥品。簡單來說,國家通過「以量取勝」的策略,壓低昂貴藥品的價格。然而,香港目前仍然面臨藥品高價問題,政府的醫療開支面臨巨大壓力,同時,患者及其家庭不堪重負,「因病致貧」、「因病返貧」比比皆是。同一藥廠的治療重症藥物在兩地的售價可能3至8倍的差別,兩地醫療的巨大價格差異使得患者紛紛北上求醫。
但是,從長遠來看,港人北上求醫的行為對病患自身和香港醫療都帶來不良的影響。首先,最直接就是對患者有風險,身患頑疾卻要長期奔波往返於兩地,對患者的病情治療與恢復必定帶來負面影響,但同時亦令內地一些康養結合的設施帶來商機。其次,這種趨勢可能影響到香港本地醫療系統的發展。當大量港人選擇在內地治療,可能會削弱香港醫療系統在培訓及發展科研的動力,初級醫護在港缺少疑難雜症的病人培訓機會,亦在用藥的範疇上比不上內地,又缺乏病人數量及科研規模,加上本地只有單一化的公營市場提供學習機會,香港的私人市場醫護及承受力規模遠較內地少的此消彼長等因素下,長遠香港醫療聲譽及排名在不遠的將來必定逐漸被大灣區趕過。
以往香港在購買藥物及儀器,由於規模較小,往往付出極不便宜的價格,醫管局從來亦沒有討價還價的能力,管理層就算採取價低者得的採購亦較內地價格貴。本地亦極少採用性價比較高的國產醫療儀器。當局在認定兩地醫護人才能互補不足的原則下,更應摒棄外國藥物及儀器必定比內地好的概念,在「一國兩制」下,充分發揮「一國」的力量,如何利用內地的市場規模和採購能力,建立藥品及儀器價格的跨境統籌及討價機制,是一個當局值得探討的問題。尤其是統一採購癌症、罕見病等疑難雜症的治療藥品對於患者來說,更是意義重大。這類患者及家庭往往因長期的高昂治療費用,已陷入貧困或在貧困邊緣,減輕這類家庭的負擔無異於「雪中送炭」。
雖然這種跨境採購可能會給香港本地藥廠帶來壓力,但這也促使藥廠進行創新和提高競爭力。此外,鑑於有個別香港藥廠已與內地建立合作關係,這種跨境合作機制也為本地藥廠提供了拓展海外藥廠帶領進入內地市場的機會。作為負責任的政府,想辦法減低龐大醫療財政支出亦贏得掌聲。
病人及醫護權益協會召集人龐朝輝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