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貪污受賄打假波 足運墮落豈無因

港超球會大埔中場陳肇鈞憑優越表現,首度獲封香港足球先生,令人對本港足球壇再次燃起希望,無奈風光一閃即逝,本港足運始終是扶不起的阿斗。去年廉署採取「碧草」行動,瓦解一個包括老牌球隊愉園球員在內的非法外圍賭博「打假波」貪污集團。詎料歪風未止,本周一再採取「勁草」行動,拘捕12名涉嫌打假波男子,包括港超足球隊、乙組球隊主教練及球員,以及集團主腦和骨幹等。
案件涉及2021年起的3個球季,其中3名被捕人士來自一隊港超球隊,分別為一名主教練、一名中場和一名守門員;5人來自乙組聯賽足球隊,分別為一名教練及4名球員;另一人則效力另一支乙組足球隊,為中場球員。他們有的親身落場打假波,有的以俗稱「艇仔」的中介身份誘人犯罪。例如被捕的港超聯主教練及乙組教練便負責招攬球員、操控入球和角球等數目,他們在場邊打暗號,藉戴帽、拎水樽或除外套等發出指令,同時透過親信及家人投注。除了收受賄款外,也有在外圍投注雙重獲利,個別被捕人士一個賽季的投注額高達100萬元,令人咋舌。
今次的「勁草」行動,為去年「碧草」行動的延伸,當局調查後發現案中有案,貪污情況比想像中更嚴重。上樑不正下樑歪,事件反映本港球壇烏煙瘴氣。事實上,自足球博彩合法化後,馬會固然有形形色色的投注組合,外圍賭波更是猖獗。尤其本港足運長期沉疴不起,賽事乏人捧場,造假益發肆無忌憚。可以毫不誇張地說,賽事精不精彩、有沒有觀眾都不打緊,醉翁之意不在酒,「主菜」是外圍投注,不法集團操縱賽果從中牟取暴利,這才是涉案球員以至教練的最主要收入來源。
誠然,香港足球員薪金微薄,很容易便抵不住金錢誘惑,淪為打假波一員。可以看見,球員每次接受的賄款,只有數千元至數萬元,側面反映他們本身收入十分有限,才會為區區小數目出賣靈魂。外界力促球會商品化和系統化,透過聘請有質素的教練和外援球員,提升本地足球水平吸引觀眾,並積極實行青訓培育人才。但說時容易做時難,香港市場太細,連本地球迷也興趣缺缺,遑論要財團花大錢提振足球事業。結果只能愈做愈縮,球員為求增加收入鋌而走險,整個球壇亂象叢生。
說句公道話,打假波並非香港獨有,國際間一些大球會也時有所聞,甚至意大利這個昔日足球大國,也一度陷入打假波醜聞。惟這絕非香港球壇自甘墮落的藉口,打假波與否最終視乎自身想法,一個珍惜羽毛、真正熱愛足球的運動員,肯定不可能會幹出影衰自己、影衰球會以至影衰香港的事。
近年本港運動界有長足發展,也出產了如張家朗、何詩蓓等世界一級運動員,成為香港之光,運動員獲政府資助,也透過拍廣告而財源滾滾。奈何本港足球員的技術水平,始終無法在國際間爭一席之地,因而星光暗淡,收入跟其他一級運動員無法可比。看來,本港足球壇必須有置諸死地而後生的決心和勇氣,否則貪污醜聞恐怕陸續有來。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