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坦言集:擦邊球

讀者來信說,俄港合作,當要小心美國制裁帶來對企業的打擊。美國制裁還有二級金融制裁,對一些完全依賴美國市場的香港企業,當然會有很大的打擊。它們要迴避美國的制裁,故此多不敢與受美國制裁企業交易,尤其是大企業,家大業大多所顧忌。
然而,美國實行的全面制裁只有為數幾個國家,香港一直都少有與它們來往,但不等於香港所有企業都不會與它們貿易和交易。例如美國禁止他國與伊朗交易石油、天然氣,可卻有中國的昆侖銀行專門從事伊朗油氣買賣的金融服務。現時美國堵截,昆侖銀行不做,不等於其他中國國內或外國的金融機構不從事這樣的金融服務。美國可禁制一些企業,別的企業仍會接手經營,經濟的誘因大於政治的制裁。況且美國的制裁並不代表正義與公平合理,純粹是美國違反國際法行單邊制裁,用強權壓迫別國的經濟活動。
即使不管制裁正義合法與否,美國的制裁,不過是構成與受制裁國經貿來往的障礙和額外的成本,若所得利潤較大,企業在衡量得失風險後,仍可選擇參與。國際上有不少企業已與美國制裁國家、企業進行交易,包括美國本身的企業,以及印度、土耳其等。印土兩國政府都不承認美國制裁的合法性,美國制裁也從來未有完全的成效。反制裁的國家、企業,都有眾多方法、途徑繞過美國政府的監督。
其實,美國政府在監管執行制裁時雖然靈活,但也多制度漏洞。像俄羅斯、伊朗這樣資源豐富,政治上是大國,面對美國制裁,便可以內外勾結,擺脫美國制裁和可能懲罰。香港有中國作後盾,也有不公開的國家政策支持,為甚麼不可繞過美國制裁,與受制裁的國家、企業來往呢?關鍵是要有創意新的工具、方法與管道。香港與內地實在也在做,只是看來比不上印度、土耳其那樣厲害,相信也因與俄羅斯缺乏默契。
美國沒落、非西方國家冒起是大勢所趨,今天美國制裁,明天可能便制裁不了。香港為未來的發展,也為分散風險,好應讓一些中小企業先行開發與俄羅斯等國家合作與交易,避免隨美國一起衰落。更何況有中國國家支持,香港要配合國家與俄羅斯合作的發展。這不是守法與否的問題,而是成本計算、發展前景的計算與準備,當然,手法精巧靈活決定能否克服美國的監管、堵截和打擊。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