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65%市民反對實施徵費

當局上月1日起在14個試點推行垃圾徵費「先行先試」。 當局上月1日起在14個試點推行垃圾徵費「先行先試」。
當局上月1日起在14個試點推行垃圾徵費「先行先試」。
【本報訊】有政黨早前就垃圾徵費的議題,分別在4月5至11日、5月6至10日進行兩輪電話調查,並成功收集810個、和750個調查樣本。議員陳學鋒指兩次調查統計的結果相當接近,有關「是否支持政府實施垃圾徵費」的提問,不支持的約65%,支持的約有31%。認同垃圾徵費在今年8月1日實施的,約有18%和15%;認為要再押後的,約有31%和35%;根本不應該實施的,則高達44%和45%。總體而言,根據兩次調查,八成人認為要再押後或根本不應該實施垃圾徵費。
至於香港實施垃圾徵費所面對最大的問題,陳學鋒指32%和36%的受訪者認為缺乏足夠回收設施;認為會加重市民經濟負擔的,約25%和23%;執法困難,有15%和11.5%;市民不認識計劃細節的,約12%和13%。綜合兩次調查,主流民意是反對8月1日實施垃圾徵費,況且市民都覺得管理公司在執法方面抱有懷疑,憂慮衍生更大環境衞生問題;市民亦普遍認為政府準備不足,無論宣傳教育、持份者的執行指引、增加回收設施和廚餘機、免費派發指定袋和先行計劃等都有待改善,在目前的經濟環境下實施垃圾徵費,勢必加重市民和業界的負擔。
議員陳恒鑌認為,垃圾徵費的原意是減廢,徵費只是手段。當局應該暫緩垃圾徵費計劃,同時就如何優化環保減廢措施進行深入研究,不應把徵費視為減廢的唯一或必然手段。
議員促暫緩 先做好回收
至於需否為垃圾徵費計劃的暫緩設立期限,陳恒鑌表示,有關減廢措施必須務實可行,易為公眾接受。政府必須從整體管治着眼,同時應避免跌入只有徵費才是環保的誤區。他說「暫緩」不代表甚麼也不做,希望政府加大力度做好回收工作,若他日回收設施不斷完善、回收量不斷上升,市民覺得容易參與回收,屆時是否採取徵費手段可以再檢討。他強調不是把相關法例廢除,只是以務實態度看待減廢回收。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