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坦言集:俄港合作

中國正與俄羅斯展開全面合作,香港作為中國特區,應參與國家的發展,開展與俄羅斯的合作。
一是招攬俄羅斯的人才。除了優才計劃外,更有效的是開放俄羅斯的人才來港,比優才計劃更為擴大範圍,特別是倣效格魯吉亞等國家的方法,吸引俄羅斯人才來港創業,優化香港的制度,參考格魯吉亞的成功經驗。招攬人才來港的第一步,是放寬俄羅斯公民來港免簽證的日期,由14日改為90日,與歐洲、南美洲、澳洲、埃及、南非等看齊。來往方便會使俄羅斯的人才、企業可認識香港的優勢,找出他們利用香港發展的機會。
二是與俄羅斯多作教育文化交流。香港要發展文化產業,着眼點從來都是西方世界,少有將文化深厚、藝術水平優異的俄羅斯視作交流對象,更不用說重點合作。文化藝術如此,西九博物館、藝術館有多少俄羅斯因素?香港的教育機構、大中小學,亦罕有與俄羅斯學校的交流合作。大學沒有俄國課程,科研網絡也少有與俄羅斯聯繫。俄羅斯即使在蘇聯解體後對世界開放,對香港而言,比英治時期的政治禁制接觸有所改善,但俄羅斯依然似是在另一個世界,遙不可及,也缺乏了解。近年多些旅遊去處,還只是走馬看花,吃喝玩樂。香港與俄羅斯,包括較近的、與中國淵源較深的遠東地區,依然少有往來。香港只是英美日韓世界裏的國際大都會,俄羅斯竟如非洲,與香港隔離比實際交通路程更遠。
三是引進俄羅斯的金融貿易機構,協助它們在香港建立地區分支,統籌其近年積極推動的與東南亞貿易、國際旅遊投資,並與中國內地在港和海外的資金尋求合作機會。在中俄去美元化、減少購買美國債券中騰出來的資金,在香港國際金融中心的市場上,發展非美元和非經SWIFT系統的融資投資工具和渠道,藉俄羅斯資金,推動香港發展免受美國制裁的新體系,防範美國未來可能對中港俄的進一步金融制裁。這方面,俄羅斯以及格魯吉亞、土耳其、伊朗,都有具反制裁經驗的專門人才,香港大可與新型金融機構一起引進,作為香港在美國SWIFT系統內金融體系以外的備用、更替措施。
俄羅斯作為全球的一級大國,資源豐富。在國際秩序變動、中俄全面合作之中,香港當可找出各種有利香港、符合國家要求的發展機會。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