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醫健:醫患同行:大灣區醫療融合 摒除障礙助基層

世界家庭醫生組織(WONCA)於2010年宣布,將每年5月19日定為「世界家庭醫生日」,今年以「健康地球,健康人類」為主題,強調基層醫療保健在促進永續健康實踐方面可以發揮關鍵作用。家庭醫生在香港發展多年,其專業資格亦與外國睇齊,其作為帶領其他基層醫療的持份者,例如輔助醫療、護理保健及社區人士配合,一起認識並應對氣候變遷帶來的健康問題,必能發揮積極作用。
兩地管理思維需配合
政府近年推行的基層醫療藍圖,配合基層醫療署的成立,就是怎樣配合統籌各個基層醫療持份者,包括家庭醫生、社區藥劑師、物理治療師及康健中心等一起根據署方的基層醫療方向提供服務。其中慢性疾病共同治理計劃就是其中一個方向。面對今年世界家庭醫生組織的主題,基層醫療及家庭醫生所包括的涵蓋範圍必定更廣。
除了基層醫療發展,大灣區的醫療協同發展及融合亦是大方向。但後者較前者所出現的變數則較大,亦需要當局謹慎計劃及策略性調控。首先,兩地資格互認固然有助推動兩地融合及提升質素,但兩地政府的管理思維及方向亦需要有所配合及看齊。內地一向對行業有較嚴謹的監察及守則,業內持份者的競爭也較為規範。相比香港政府以往的管理思維,框架制度完善化以後一向對行業採取「行業自行監管」的形式,對私人醫療產業的管理就只有在牌照及醫委會的規管上,商業行為一般較為寬鬆。
在融合的過程中,兩地在醫療體制、行醫常規、醫療法規如廣告宣傳及責任保險上有着顯著不同,對產業發展來說,這既是製造機會,也是製造不對等的情況,在公平競爭的原則上,會否造成愈來愈多問題,亦是當局應該考慮的情況,兩地政府有沒有決心解決制度及監管上的分歧,也是融合路上的一個障礙。
建立考核培訓雙軌制
另外,由於兩地醫療文化和制度有差異,若醫療融合推動太快,兩地要面對管理風險會有所提升。長遠而言,需要建立一套包含兩地考核、培訓及醫療責任保險的雙軌制度,一來提升內地醫療質素,令大灣區醫療成為東南亞的著名產業品牌,同時亦減低香港整體公營服務的醫療成本,採購較低廉的醫學儀器及藥品,在醫護培訓上,醫學院應成為培訓大灣區醫療人才的機構,醫護人員以及大學研發人員在融合大前提有機會出現此消彼長。但市場擴大亦有機會令醫療私人市場尤其醫療集團更蓬勃。政府在大融合下亦可乘機減低公營服務的涵蓋及資源,精簡管理及服務人手,其效果可能比自願醫保的成效更大。
政府今年第3季起新增7間內地醫療機構可用長者醫療券,在港式醫療風向吹動下,亦有多家內地私營及公營醫院表明有興趣參加「藥械通」計劃,本港政府逐步將公營服務由內地持份者提供,對等候過長而成為話柄的香港公營服務可以大大改善,亦同時緩解醫療人才短缺的問題,公營醫護待遇改善亦有助挽留人才,同時解決醫管局山頭割據的情況,控制好政府醫療開支,一舉數得,但港府能否與大灣區其他城市作更有協調性的部署,則要看大灣區城市內各高幹們的遠見、領導和執行能力。病人及醫護權益協會召集人 龐朝輝
病人醫護權益協進會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
人人做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