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醫健:藥到病除:耐藥性抗菌素

在治療不同傳染疾病時,醫護人員都會使用抗菌素。常見的抗菌素有抗生素、抗病毒藥和抗真菌藥。雖然藥物能夠殺死致病原或者使其不能繁殖,但它們亦可以把病原體演變為抗藥性,甚至對多種藥物產生抗藥性(超級細菌)。醫護人員在治療耐藥性細菌時,需要使用非一線藥物,而他們通常比較昂貴,副作用較多或者覆蓋細菌種類較大,因而增加治療風險、醫療成本及其他抗藥性細菌帶菌的機會。根據世界衞生組織的數據,2019年有超過12億人死於抗藥性細菌。而世界銀行則預計2050年抗菌素耐藥性會為全球帶來額外1兆的額外醫療支出。
除了醫護人員外,市民亦可以出一份力減少抗菌素耐藥性。病人不應向醫生要求處方抗生素,因為輕微感染或者病毒引致的疾病都未必需要使用抗生素。市民亦要知道抗生素不是消炎藥,即使症狀已經消失,病人應該按醫護人員指示服完整個抗菌素療程。
如在服用抗菌素時產生不適,應該諮詢醫生和藥劑師作相應處理,避免自行停服。這樣可以減少不必要的抗生素使用,和令未能完全消滅殆盡的病原體而產生抗藥性的機會。長期使用醫療設施,或者居住於院舍的人士需注意個人衞生:勤洗手,在生病時戴上口罩,避免共用個人物品,恒常清潔,以免耐藥性致病原接觸傳染。
香港醫院藥劑師學會藥物教育資源中心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