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呼即應:職場新人壓力爆煲 易感焦慮劈炮唔撈
世代觀念鴻溝大 東呼即應助拆解
有組織月初公布一項調查,發現近85%青年初入職場時感到壓力,逾80%青年更因工作壓力變得不願上班,促請當局及僱主多關注初入職場青年的精神支援。《東呼即應》請來人力資源顧問拆解目前職場的世代之爭,年輕僱員對職場的看法與以往不同,因此職場生態環境亦有改革的需要。
工聯會青年事務委員會上月向18至35歲青年收集共559份問卷,發現25歲或以下、擁有兩年或以下工作經驗的受訪者中,84.8%表示初入職場時感到有壓力。調查亦發現,在工作壓力下,分別有81.1%及78.9%受訪青年,感到異常疲倦和焦慮,近60%更萌生辭職念頭。
僱傭雙方要求趨懸殊
工聯青委主任林偉江表示,調查反映僱員可能覺得出勤或工作方面的要求高,但公司對於僱員遲到往往未有作出彈性或酌情考慮,因此覺得較困身及壓力大。他指出,部分僱主有時將以往工作慣性直接套用到現時的工作上,某程度上僱傭雙方溝通和理解不足,令效果不理想,甚至出現惡性循環,對於新入職場員工尤甚,「可能老闆覺得指示10件事 ,你(年輕僱員)10件事都做得不好,年輕人又覺得『我都不知道10件事的要求是怎樣』而沮喪」,令僱傭雙方落差愈來愈大,變相會增加工作壓力。
林偉江又表示,目前《僱員補償條例》對於精神病或因工作引致的精神病沒有保障,年輕人就算有困擾,也不大願意透露,多用冷處理的方式;加上現時公立醫院精神科輪候時間長,若條例中納入某些因工作情況引致的精神病,相關治療開支可報銷,可鼓勵僱員尋求私營醫生服務,盡快接受治療。
初入職場難免感到壓力,找到壓力源頭,才可對症下藥。人力資源顧問張慧敏認為,職場上往往用既有思維看待年輕人,對於一些固有的生態,例如只追究上班遲到,卻忽略不準時下班,覺得習以為常,或被「洗腦」覺得合理。
專家指職場生態需改革
她指出,年輕人成長環境與以往分別很大,對於這些情況心生不忿,形成世代之爭,但僱主仍堅持沿用同一方法聘請,工作條件及形式完全一樣,然後人才又不斷流失,反映歸根究柢職場需要改革。
另外,有心理學家提出,打工仔女乘車上班的該段通勤時間是「無角色時間」,是由家裏的角色過渡到公司角色之重要時刻,這段時間愈放鬆、愈平靜,接下來的工作表現便會愈好,並建議可以在這段時間看書。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