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殘疾未納目標群 不精不準怎扶貧

有社福界議員批評精準扶貧做法是「不精不準」,完全不到位。 有社福界議員批評精準扶貧做法是「不精不準」,完全不到位。
有社福界議員批評精準扶貧做法是「不精不準」,完全不到位。
團體斥政策離地 倡貧窮線借鏡歐美
政府精準扶貧措施被批完全不到位。政府指識別出劏房戶、單親戶及長者戶3個精準扶貧目標群組,合共約95萬人,已推出連串措施減少貧窮問題。但有社福界議員批評政府的工作根本是「不精不準」,政策完全不到位,未能立體反映本港的貧窮情況,認為長期病患和照顧者等亦應納入目標群組內;社聯亦認為政府當局有需要保留貧窮線,以更宏觀、更立體地反映本港的貧窮情況,並對殘疾人士沒被納入精準扶貧目標群組感到費解。
未涵蓋長期病患照顧者
社福界議員狄志遠昨日出席一個電台節目表示,本港原有以住戶入息中位數劃出的貧窮線,在反映貧窮趨勢和扶貧成效方面有重要作用,批評精準扶貧策略「不精不準」及「不到位」,當中尤其忽略了同樣面對生活困難和壓力的長期病患和照顧者等,直斥當局的扶貧政策欠缺全套的做法。
指當局無視目標群收入
狄坦言,目前政府似乎已經選擇棄用貧窮線作反映本港的貧窮情況,但他認為貧窮線必須保留,若政府認為貧窮線效果不理想,應該想辦法優化,而非棄用,並促請政府交代是否已不再使用貧窮線,否則只是不負責任,逃避問題。
社聯行政總裁蔡海偉亦表示,對政府未有將殘疾人士納入精準扶貧目標群組,感到費解,指社會上不時發生涉及殘疾人士照顧者的慘劇,期望當局盡快回應,又擔心一些貧窮人士因為無被納入群組內,令到真正需要支援的人會有被忽略的感覺。
他說,貧窮線是以收入來量度貧窮情況,但政府現時的精準扶貧目標群組,並無視乎群組內的人收入多少,兩者不可直接比較,上述3個目標群組在低收入人士中雖佔很大比例,但這並不意味着他們本身屬於貧窮,相關定義並未能反映目標族群的收入,有必要保留貧困人口的宏觀數據,以協助制訂社福政策。
他認為若作為監察政府的扶貧效果,貧窮線有必要保留,若政府認為單靠一條只計收入的貧窮線不足夠,建議當局可借鏡美國和愛爾蘭等地,以開支劃出貧窮線,制訂適合自己需要的貧窮線,令貧窮指標更有參考作用。
蔡又談及部分扶貧措施,舉例「共創明Teen」計劃近期效果很好,但不解為何協助的人數仍然非常少,「上期約2,000人,今期約4,000多人,都同數十萬(貧窮)數字有很大距離」,認為接下來政府或要解釋。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