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打斜過路試點效佳 續觀察半年促加快

運輸署今年初在沙田試行「對角行人過路處」。 運輸署今年初在沙田試行「對角行人過路處」。
運輸署今年初在沙田試行「對角行人過路處」。
便利市民 團體:逾500處具條件推行
日本式打斜過馬路或可在香港遍地開花。運輸署今年初在沙田試行「對角行人過路處」,近日檢討試點成效指安全及暢順,年中會於尖沙咀開展第二階段試驗,但稱要持續觀察兩個試點的運作情況約6至9個月,再決定會否擴展更多地區。有組織檢視本港路口交通燈情況,認為香港有超過500個路口具備斜角行人過路的條件,促當局研究修改相關規例,在指定路口塗上對角過路線及豎立行人燈號柱前,容許行人於指定路口各邊同時亮起綠燈時,可打斜過馬路,加強道路通行效率。有議員認為運輸署要觀察試點6至9個月實在太慢,促加快進度。
沙田沙角街與逸泰街交界是本港首個「對角行人過路處」試點,已於今年1月31日開放使用。民間組織「街道變革」表示,根據早前從運輸署索取的資料,發現本港現有超過500個「行人全向路口」,即所有行人綠燈均同時亮起的路口,當中大部分符合基本條件加設對角過路處,相信一直有不少行人打斜過路。
劃線豎燈號柱需時 倡寬鬆處理
根據該組織的名單,127個位於港島區、223個位於九龍區,其餘211個位於新界區。組織指出,全港若要逐一塗上對角過路線及豎立行人燈號柱,恐怕需時長且耗資甚大,建議當局研究修改相關規例,又建議運輸署可與執法部門溝通,在相關路口未落實「對角行人過路處」前,對斜行寬鬆處理,盡早讓市民受惠。
運輸署高級工程師/市區袁偉祥指出,並非所有目前全綠燈的路口皆合適設置對角行人過路處,以30乘35米的大型路口為例,打斜行距離約45米,行人綠燈時間需由41秒延長至65秒,令行車路燈時間大幅減少,繁忙時間或需兩轉燈才能通過路口,引致交通擠塞,署方需要小心考慮。袁偉祥雖未有說明相關路口位置,但比對資料後,推測為將軍澳寶邑路及唐俊街交界。
議員劉國勳認為運輸署研究及落實「對角行人過路處」時間太長,若政府想收集更多場景數據,建議可每區找一兩個試點。運輸及物流局副秘書長麥震宇回應指,沙田及尖沙咀試點分屬不同性質,例如沙田試點路口較大,鄰近住宅、港鐵站及巴士站;尖沙咀路口則較小,人流不同,既有市民亦有遊客。他提到,季節性差異或改變行人習慣,例如雨季行人需要撐傘、旅客出行時間變動等,故需要6至9個月時間研究。
運輸署近日向立法會報告進度時稱,在詳細觀察路口的人流和車流情況後,發現在人流高峰時段,有大約一半的路人會選擇斜對角過馬路,平均耗時約19秒,相較於原本分兩段走過對街節省時間約14秒,少走約17米路程,且車輛平均等候時間與以前大致相同,認為現時運作安全及暢順。
尖沙咀加拿分道與加連威老道交界的試點,預料今年中開展試驗。尖沙咀加拿分道與加連威老道交界的試點,預料今年中開展試驗。
尖沙咀加拿分道與加連威老道交界的試點,預料今年中開展試驗。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