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健:伶牙俐齒:從兵馬俑看亞洲人面形
二千多年前,秦王嬴政開始為自己興建皇陵。他廢除夏商周年代以活人陪葬的習俗,因而下詣製作了至少八千多個兵馬俑,而每一個的面部輪廓皆是獨一無二,亦稱「千人千面」。兵馬俑不僅展示了古代中國對死後世界的信仰和尊重,更讓我們對當時亞洲人的面形有了更多的了解。
雖然歷史上沒有記載關於兵馬俑的資料,但很多歷史學家相信它是根據每個真人雕刻出來。當時秦國已經統一天下,版圖甚廣,一些當時的人的面部輪廓和特徵與現代亦有很多相同之處。
兵馬俑當中有很多擁有「國」字面形,顴骨和腮骨寬闊,面形較短,相信是中國北方人面形的特徵,與現今韓國人普遍的面相接近。韓國流行醫學美容,甚至稱嚴重的「國」字面為「正方面形綜合症」(square face syndrome)。這種面部特徵在中國南部以及東南亞比較少見。
另一常見的亞洲面形是長下巴,這亦能從部分兵馬俑中找到。事實上,相比歐洲和美洲,下顎生長過長在亞洲遠較普遍。長下巴形成「倒及牙」,有機會影響患者咀嚼和說話功能,亦可能引起牙骹痛。
很多病人反映除功能的缺陷,他們經常在學校時因為「倒及牙」而被嘲笑「鞋抽」和「月亮面」,對他們的自信心構成一定的影響。筆者主力從事面畸矯正,在香港超過七成接受正頜手術的病人是倒及面形。接受正頜手術後,患者的面形和咬合得以改善,從而提升他們的生活質素。
香港大學牙醫學院口腔頜面外科臨床教授梁耀殷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