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攔截App逾千年費 用戶姓名住址任睇

滋擾電話令人十分煩惱。 滋擾電話令人十分煩惱。
滋擾電話令人十分煩惱。
反向搜索存漏洞 移除軟件仍未停用
滋擾及詐騙電話令人煩不勝煩,不少市民會下載或安裝應用程式進行攔截,但消費者委員會昨日在最新一期《選擇》公布,部分手機程式存在私隱問題,如程式「CallApp」的測試結果發現,程式的內部功能可整合用戶數據入資料庫,並可供其他用戶反向搜索,只需一個電話號碼即可查詢資料人的姓名、電郵甚至家庭住址等敏感訊息。此外,用戶即使移除軟件也不代表可成功取消訂閱或停止使用,手機用戶仍需留意訂閱情況,以免下月被自動扣款。
「Truecaller」自動開啟強化搜尋
消委會表示,此次檢視了本港最多人使用的5款垃圾電話攔截程式,發現當中「Truecaller」程式在取得存取權限後,會自動或由用戶開啟「強化搜尋」功能時,將用戶通訊錄中所有聯絡人的資料上載和整合到程式的資料庫中,並供其他用戶搜索,個人資料如姓名、電郵地址,甚至住址等有機會被人一覽無遺。
「CallApp」保存期完結 仍儲資料
該會又發現,測試「CallApp」程式時,可發現有應用程式會整合用戶數據入資料庫,其他用戶可按此作反向搜索,只需輸入電話號碼即可查詢到其姓名、電郵甚至家庭住址及每月租金等敏感資料。若用戶在通訊錄中存入了親友的號碼,即便親友未有使用過該程式,其資料也有可能被在不知情的情況下上載。其次,若用戶選擇從資料庫中刪除自己的號碼,程式一般會根據私隱政策再保留一段時間,然而「CallApp」在保存期過後資料仍會被儲存在該程式的系統中,消委會表示做法明顯欠妥。
此外,收費程式的條款亦需特別注意,消委會表示,所有受測試程式都有付費功能,價格從每月8元至每年1,790元不等,包括提供無廣告服務、更新數據庫及進階來電封鎖等功能。但是消委會提醒,大部分計劃都屬自動續費使用,移除軟件並不等於取消訂閱,若消費者不希望被繼續扣費應該妥善取消訂閱,才能避免在下月被自動收取費用。
消委會總幹事黃鳳嫺指,若市民有需要下載這類攔截騷擾電話的程式時,不應該過分聽取他人推薦,要仔細了解該應用程式的私隱政策,以及會否授權讓程式查閱自己的通訊錄。黃鳳嫺表示,調查發現,部分應用程式是不會讀取通訊錄,並使用非應邀來電回報網站,以達到過濾來電。黃還呼籲,如有需要使用此類軟件,本身應該做足功課再衡量自己的需求,小心選擇。
消委會呼籲市民小心使用攔截程式,避免私隱漏洞。消委會呼籲市民小心使用攔截程式,避免私隱漏洞。
消委會呼籲市民小心使用攔截程式,避免私隱漏洞。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