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行會有求必應 加價無任歡迎

儘管本港經濟未見景氣,但加風卻沒有停止過。行政長官會同行政會議批准的士加價,所有的士落旗一律加2元,平均加幅約9%,7月14日生效。這些年,港鐵加價,巴士加價,小輪加價……每次公共交通機構申請加價,港府例必化身黃大仙有求必應,經營者笑逐顏開,可憐基層市民生活百上加斤。
加價後,市區的士落旗由現時27元加至29元,兩公里至9公里每次跳錶加0.2元;新界的士起錶由23.5元加至25.5元,大嶼山的士落旗則由22元加至24元。港府揚言,審批是次加價申請已充分考慮各項因素,包括市民的接受程度、的士營運成本轉變和從業員收入,以及的士和其他公共交通工具的收費差距等,並在維持的士營運的財務可行性、公眾接受程度兩方面取得平衡。的士商會更是大條道理,認為若加價2元會影響市民生活質素,建議不要坐的士。又強調加價後,司機可增加收入,車主能藉加幅補貼保險等開支,同時冀有助吸引新人入行,長遠更應建立定期檢討車資機制。
欲加之價,何患無詞。的士對上一次加價為2022年,當時落錶增加3元,港府和業界當然認為是次只加2元,加幅已算溫和。惟兩年間加價5元,加幅孰輕孰重,只有消費者才最有發言權。近年的士業界服務質素備受詬病,兜路、拒載、黑面、出言辱罵乘客、濫收車資等投訴屢見不鮮。就算不談服務質素,許多的士又殘又舊,車廂有欠清潔,也是不爭的實情。收費不比的士便宜的網約車愈來愈受歡迎,可見價錢並非消費者唯一考慮因素,服務質素才是最重要。業界一味怨天尤人,寧大費唇舌批評港府不取締非法網約車,甚至一度欲發起罷駛抗議,也不願的起心肝提升服務質素。這種態度,遲早會被消費者離棄、遭市場淘汰。
當然,公共交通機構年年申請加價,年年獲批,市民早已見怪不怪。港府每次對加價開綠燈,都是站在經營者一方說事,彷彿化身代言人,卻從無考慮小市民感受。疫情後不少打工仔工資並無增長,甚至被裁員減薪,卻見由港鐵到巴士再到的士,加價都是冇停過,一加俱加之下,市民搭車開支增加,連帶其他物價也會上漲。畢竟商人重利,眼見公共交通機構都大加特加,自己沒理由不加價,最終受苦只是沒有議價能力的基層市民。更不必說,其他公共機構如兩電提出加價,當局例必搬出利潤管制協議為擋箭牌,任由兩電飛擒大咬,行會猶如擺設,予人只為商界服務之感。
小數怕長計,這裏加數元,那裏加幾角,一個月下來,市民開支大增。負責任的政府應該做好把關角色,不應任由經營者予取予求,無奈高官權貴不知民間疾苦,只知閉門造車。港府要做黃大仙,對加價無任歡迎,那麼又有沒有認真督促業界提升服務質素?不僅打擊「黑的」只是一陣風式執法,所謂的士扣分制又遲遲未見實施,車費卻有增無減,乘客貼錢買難受。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
人人做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