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坦言集:香港與電商

內地發展國際化的跨境電子商務是否需要香港呢?
香港會說需要,因為香港的經貿體制優越,專業服務領先,航運屬國際中心,金融服務比內地國際化。
然而,實際上,除空運香港有優勢外,其餘的所謂優勢對內地跨境電商作用不大。空運成本也高,內地空運正在急速發展,亦大有取代之勢,且香港空運配套缺乏,只輻射大灣區,而大灣區已不是電商供貨的主產地,香港實際正被內地電商邊緣化。
內地跨境電商在美國市場可能遭遇美國政府的阻撓,如現時依賴的免稅郵件可能有變。在美國以外,特別是東南亞及俄羅斯等非西方國家卻是市場發展的未來重心。但香港除歐美以外,對其他國家市場的了解極為有限,對當地不同制度、文化語言習俗,乃至經貿情況了解也頗貧乏,不太可能作為內地電商的服務提供者。內地電商在香港設立對外發展總部便不大可行,乃至把公司總部轉移。
電訊在內地已可暢通地連接世界。香港的金融專業服務和人才對電商發展非西方市場沒有多大助力,但經營成本高,性價比低。即使在深圳更勝於香港。深圳也連接內地四通八達的海陸空運輸體系,不受香港的關卡隔阻,內地電商人員出外方便和成本低。深圳等機場連接西方國家的城市勝於香港。無論從哪個角度看,供應鏈、商務聯繫、人員往返,香港都沒法與深圳等內地大城市相比。內地的跨境電商又怎會利用香港作為對外的基地呢?
國際電商是大勢所趨,香港本地電商發展緩慢,沒有出口創業的衝動和謀略。香港沒有本地跨境電商,亦缺條件吸引內地電商。跨境電商多是中小企業。香港過往集中對大企業及歐美企業的招商引資,對中小企業沒有具體優惠政策吸引。本地缺乏電商的集中,也沒有利發展的生態,單靠傳統為西方而設的制度優勢,面對電商的新經貿生態,有何吸引力?
電商不需要香港,但香港卻需電商來更新提升本地的經貿水準,迎接國際市場的變局。香港不可能單靠低附加值的內地旅客旅遊而生,香港的國際經貿中心的各種制度、服務、基建都需借助電商來推動轉變,在新的市場環境中繼續發展,以保國際經貿中心的功能,和香港未來發展的機會。不過電商變化急速,香港可能是時不我與了,要加一把勁改變。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