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撥亂反正:總統失言與美國排外

上回講到,雖然匈牙利已推出多項措施鼓勵國民生育,但由於該國奉行強硬的反移民政策,尤其抗拒生育率較高的中東、南亞及非洲移民,令該國人口跌勢未止,面對日益嚴重的人口老化及勞動力短缺危機。這又令人想起美國總統拜登早前的另一次失言事件。
拜登月初出席一場競選籌款晚會時,提到中國、日本,還有俄羅斯及印度的經濟出現困難,是因為它們都是排外,都是不歡迎移民。其原意應為反駁對手特朗普的反移民主張,強調美國向來是個移民國家並因而變得強大,但卻得罪了美國的忠實盟友日本和反華合作夥伴印度。再者,拜登的說法在多個方面都與事實不符。首先中國並非本質上排外,過往主要因擔心本國人口爆炸,而根本不會考慮吸納移民。現在雖然面對人口減少,但經濟放緩又擔心失業問題,也不會多想引入移民或外勞。更重要是中國經濟即使面對困難,去年GDP增長仍高於5%,比大部分廣納移民的西方國家高幾倍。
俄羅斯亦不算抗拒移民,而是其政治、經濟、氣候及近年的戰爭徵兵問題,不會有很多人想永久移居當地,但到俄國打工的中亞、中東以至中國外勞則不少。而同樣,俄國的GDP增長也高於美國。
印度確實有排外文化,甚至連本國的非印度教教徒也排斥,但該國經濟近年表現強勁,人口也仍在增長,難以理解拜登為何拉印度落水。日本出名是個排外國家,對移民或外勞都限制甚嚴。惟該國在30年前開始出現的經濟困局,主因是來自美國的打壓,這是另一個層次的排外。
事實上,美國近年處處針對來自中國的企業、貨品、科技、資金和留學生,還有日前寫過的日鋼收購案,反映美國才最為排外,自身經濟遲早受到影響。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