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自成一家:為何不制裁菲律賓

中菲在南海的衝突持續之際,菲律賓外交部上周四突然宣布將對中國公民實行更嚴格的簽證管制。時隔一日,菲律賓國家安全委員會又呼籲政府驅逐中國外交官,聲言有關外交人員傳播虛假訊息,違反了菲國法律和外交禮節云云。馬尼拉政府的這一連串小動作,某程度上反映出菲律賓在南海衝突中找不到突破點後開始氣急敗壞,亂了章法。
不過菲律賓如此囂張反華實在有點違背常理。在國際政治舞台上,只有大國才擁有主動權,小國與大國對抗的話,一般只有大國制裁小國。中菲在南海有爭議的海域鬥爭至今,北京一直沒有對菲律賓實施制裁,反而是菲律賓不斷挑釁中國,難免令人感到奇怪。
事實上,中國和菲律賓的貿易聯繫非常密切,2022年雙邊貿易額高達877億美元。中國是菲律賓第一大貿易夥伴、第一大進口來源地、第三大出口市場。如果北京啟動制裁措施,肯定會對菲律賓帶來巨大的影響。10多年前中菲在黃岩島對峙時,中方一度制裁菲方,包括拒絕質量不合格的菲律賓香蕉入境,以及前往菲律賓旅遊的中國遊客人數持續下降,就給菲律賓帶來了相當大的經濟損失。
近年中國與菲律賓的經貿合作日益加深,這次若推出反制手段,菲律賓更難承受得起損失。不過北京至今遲遲不啟動對菲律賓的制裁,最大原因是擔心若和菲律賓交惡,有可能會激發其他東南亞國家對華防範,以及促使菲律賓進一步走向美國的反華陣營,令台海問題更加國際化,增加北京解決台灣問題的難度。目前來看,中菲對話的大門仍未關上,北京還是希望小馬可斯政府及時回頭。但一旦菲律賓的挑釁行動升級、觸及到北京的底線,北京就會啟動對菲律賓的經濟制裁。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