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自成一家:哈日難救台灣經濟

台灣的邦交國愈來愈少,但本月20日舉行的總統就職典禮,竟然有近40名日本跨黨派國會議員計劃出席,人數之多創下新高。日本國會議員踴躍報名參加慶賀團,反映在地緣政治緊張的情況下,日本和台灣作為美國遏華的「第一島鏈」,關係愈抱愈緊。不過,民進黨政府「哈日」除了可以尋找心理安慰,現實意義並不大。
台灣曾是日本殖民地,兩地關係素來密切。蔡英文上台後疏遠大陸,加上台灣和日本都是美國用來遏制圍堵中國大陸的棋子,大家在半導體等關鍵產業皆參與了對華遏制,算是有不少共同話題。台灣目前的邦交國只剩12個,為免賴清德就職典禮上人丁單薄,只好多找一些日本議員來撐場。
但在經濟層面,台灣對日本的貿易卻是長期處於逆差狀態。以去年為例,台灣對日貿易逆差128.96億美元;相反,台灣對大陸長期處於貿易順差狀態,去年的順差超過1,300億美元。出口去大陸仍是台灣不少產業未來最主要的財路。
如果從更長的時間維度來看,台灣無論是誰上台,兩岸經貿關係向前發展的大勢都很難阻擋。例如李登輝在上世紀90年代拋出所謂「戒急用忍」,冷卻台商赴陸投資,但隨着大陸加入世貿組織後開放市場,兩岸貿易金額很快就先跌後回升。陳水扁年代將「積極開放,有效管理」變成「積極管理,有效開放」,兩岸貿易金額在2001年至2005年期間也繼續增長了兩倍多。
反觀日本正面對人口老化、民眾收入減少和日圓下跌,內需購買力買少見少。厚生勞動省最新的數據顯示,日本人均實際工資已連續24個月下跌,刷新史上最長紀錄,反映中下階層民眾日子愈來愈難過。在此情況下,「哈日」也救不了台灣經濟。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