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筆下風雲:凡事太盡 緣分早盡

正在瑞典舉行的「歐洲歌唱大賽」,因為以色列代表成功躋身決賽,觸發數以萬計的挺巴人士上街示威。主辦單位被批為雙標,一方面強調比賽不涉政治,另一方面卻拒絕俄羅斯代表參賽,卻讓以色列參賽者進入決賽,難怪示威者如此憤怒。
政治就是管理眾人之事,說該歌唱比賽不涉政治只是欺人之談。除了在俄烏戰爭爆發後禁止俄國代表參賽,2022年甚至讓烏克蘭歌手奪冠。今屆比賽,有巴勒斯坦裔瑞典歌手,在手腕纏着挺巴頭巾演出,主辦單位即時道歉。偏偏以色列參賽者獲得優待,就連參賽歌曲也叫《十月之雨》,令人聯想去年10月哈馬斯突襲以色列,主辦單位卻聽之任之,後來也僅是要求改歌名而已,並無禁止參賽或作出道歉。
連一個歌唱比賽也觸發大型示威,稍後在法國舉行的巴黎奧運,以色列選手會否遭受人身安全威脅,無人說得準。君不見,1972年的德國慕尼黑奧運,期間便發生了舉世震驚的恐襲事件,11名以色列代表團成員,遭巴勒斯坦激進組織「黑色九月」闖入選手村殺害。
事件多年前被荷里活改編成電影,由同是猶太人的史提芬史匹堡執導,廣獲好評,同時加深世人對以色列猶太人的同情。惟現在以色列所幹下的暴行,殘暴程度比恐怖分子猶有過之,卻因為拳頭夠硬,又有美國支持,西方領導人不批評之餘,還配合美國支持以國暴行,令愈來愈多人看不過眼。
凡事太盡,緣分勢必早盡。美以沆瀣一氣已觸發起美國大學生反以反戰示威浪潮,這股浪潮不斷向歐洲蔓延。一個歌唱比賽已觸發萬人上街,巴黎奧運示威連場已可預見,以色列選手肯定不止被喝倒采,恐襲風險可謂高唱入雲。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