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東呼即應:議員高薪厚職 上達民意欠積極

有意見指立法會議員的會議出席率低、參與度也低,以致需要「班長」來督促。 有意見指立法會議員的會議出席率低、參與度也低,以致需要「班長」來督促。
有意見指立法會議員的會議出席率低、參與度也低,以致需要「班長」來督促。
東呼即應斥月袋10萬 跟進投訴歎慢板
監察政府、為民發聲,是議員的基本職責,市民大眾都希望每月逾10萬元高薪另加優厚福利的議員們克盡己職,不要辜負市民大眾的期望。然而現實是部分代議士「代而不議」,後知後覺猶如不食人間煙火,更遑論就着市民關心的議題向政府反映民意、積極跟進。而即使向政府提出質詢,亦通常在當局給出回覆後,百分百照單全收。《東呼即應》團隊不禁要問,市民尚且可就政府部門的疏忽或缺失而作出投訴,申訴專員公署亦有可能展開調查,而針對表現欠佳的代議士,市民又有何投訴的渠道呢?
東方去信促正視 立會一周未回覆
就着有立法會議員表現未見積極、未有妥善履行職責,東方傳媒機構上周曾去信立法會秘書處,要求立法會主席加以正視,但整整一周過去亦未獲回覆。其實一些影響市民的切身議題,如打家劫舍、偷呃拐騙的情況愈來愈失控,影片分享網站YouTube淫片氾濫等,即使有影片被淫審處評為III級,依然未有即時下架,當局亦未有依法對涉事人士採取行動,可是議員們遲遲未有反應,仿似置身事外。就假難民狂燒公帑的問題,明明社會上有強烈聲音要求「重設禁閉式難民營」管理難民,東方也提議「竹篙灣隔離營推小區管理 可容納1.8萬人」,反正呈備用狀態的眾多個社區隔離設施每月需耗費375萬元,撥出竹篙灣社區隔離設施來復設難民營總好過用納稅人的錢來白納空租,可是官員一句「香港缺乏土地資源」而拒絕,議員們亦不再追問和跟進,這就令到不少人感到詫異。
到底議員們是否妥善履職,特別是監察政府處理各事務方面,《東呼即應》團隊進行街頭訪問,市民錢先生認為不能說議員沒做事,但有待改善,10分滿分的話給5分。市民葉先生形容是慢了點,遇上民生相關議題還是快一點最好。港大經管學院講師阮穎嫻指,之前已有人詬病立法會議員的會議出席率低,參與度也低,以致需要「班長」來督促,地區直選及功能組別議員的出席率都是大約九成,選委會界別則較低,約八成半。
不務正業博出位 法案表決唔人齊
阮穎嫻又指今屆立法會增至90個議席,也許人多了就要「出位」,走去唱歌、穿漢服、打卡、在議會敲鑼,或走去Cosplay,然後再「上奏」各樣的事等。既然有時間去「不務正業」,顯示他們未必有很多工作要處理。議員在反映民意的同時,又要幫助政府推動施政。在「垃圾徵費」一事,當日投了贊成票可是如今卻反悔,開始勸政府不要實施,這樣做是否「反轉豬肚」呢?既然現時所有的議案都很容易通過,又沒有甚麼大的反對聲音,亦沒有其他的工作需要處理,那麼90名議員跟一名議員又有甚麼大分別呢?況且政府財政拮据,減至10名議員又會否節省更多公帑呢?
評價議員是否勤力,出席率是一項指標。去年有人做過統計,發現有三分之二的政府法案表決時,在席參與表決的議員人數不過半。不僅如此,在口頭及書面質詢方面,幾乎無人質詢超過10次,與上一屆立法會相比,當時每年都有逾半數人質詢逾10次以上。當2024年快過了一半,可是上載立法會網頁的最新「立法會年報」仍然停留在2022年!該年報有關申訴制度那一章,所列出的3項「曾處理的重要個案」,當中的「規管使用電動滑板車」,去年12月東方曾報道「立法等到蚊瞓,電動單車打橫行」,指出港府早於2020年前,已研究規管電動可移動工具的使用,並先後做兩次測試,2022年6月有議員就着「滑板、滑板車及電動可移動工具」提出質詢,包括「立法時間表為何」?對於相關立法工作到今日依然是「只聞樓梯響」,議員有怎樣的感受呢?議員陳健波希望政府能加快規管電動可移動工具的立法進度,據悉政府預計在明年上半年提交立法會。
東呼即應爆料熱線東呼即應爆料熱線
東呼即應爆料熱線
東網版面新設計一撳即睇東網版面新設計一撳即睇
東網版面新設計一撳即睇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