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自成一家:道德形象全面崩塌

美國政府在二戰後一直以所謂的自由民主價值觀影響其他國家,不過上得山多終遇虎,華府過去7個多月在以巴衝突中義無反顧地支持以色列,徹底暴露出虛偽的一面,令其在國際上苦心經營的道德形象全方位崩塌。
以近些日子為例,以軍在巴勒斯坦民眾聚集的地區無差別轟炸,造成大量平民傷亡和人道危機,引起國際社會空前不滿。有報道指,國際刑事法院正考慮對以色列高官發出逮捕令。但一向「正義凜然」的美國政府這次竟然加以阻撓,有國會議員甚至計劃起草法案,警告國際刑事法院如果有所行動,將會遭到美國報復云云。
如果大家有印象,應記得早前美國高調支持國際刑事法院對俄羅斯總統普京發出逮捕令,理由是他在俄烏戰爭中犯下「戰爭罪」。相反,以內塔尼亞胡為首的以色列政府,其所作所為明顯犯了戰爭罪,美國卻堅持要放生以色列。這真是沒有最荒謬、只有更荒謬的邏輯,唯一能解釋的原因,就是以色列是美國的鐵桿盟友,華府一定要支持到底。
事實上,美國表面支持國際刑事法院對犯下戰爭罪的國家領導人提出起訴,但當年國際刑事法院成立後,卻立即通過法案,禁止將美國人引渡到該法院,意圖把國際刑事法院視為可資利用的政治工具。美國嘴巴說要遵守國際政治的道德規範,實質上往往以本身的利益為先。美國長期奉行雙重標準的另一個例子,是1982年聯合國通過《海洋法公約》,美國同樣拒絕簽署,擔心自綁手腳,損害本國利益。不過,美國不加入《海洋法公約》的同時,又大肆批評中國在南海問題上不遵守該條約,令外界嘆為觀止。這次以巴衝突未知誰勝誰負,但意外地揭開美國虛偽的道德面具,不失為好事。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