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排公屋近13萬宗 縮0.1年仍舊長龍

配額及計分制下的非長者一人申請宗數仍逾9萬宗。 配額及計分制下的非長者一人申請宗數仍逾9萬宗。
配額及計分制下的非長者一人申請宗數仍逾9萬宗。
平均5.7年輪候 想住市區爭崩頭
港人上樓難,房屋署昨日公布截至今年3月底一般申請者平均輪候公屋時間為5.7年,較之前微減0.1年,當中長者一人申請者的平均輪候時間亦回落0.2年至3.8年。最新的一般公屋申請約有12.79萬宗,是10年來最低。有議員認為,目前市區公屋輪候時間較長,由於一般公屋申請有下降之勢,認為是時候檢討出租公屋與資助出售房屋的比例。
截至3月底的一般公屋申請宗數比上季下跌1,500宗,相比2017年底的15.51萬宗更大幅下跌18%;而配額及計分制下的非長者一人申請宗數則維持在約9.23萬宗,但對比起2017年底的12.78萬宗已下跌了28%。
首季5300戶上樓 2500派富蝶邨
細看今年第一季約5,300宗獲編配入住公屋的一般申請,獲編配的長者一人申請佔約780宗;同一季度獲編配的配額及計分制下非長者一人申請約為740宗。當局指,在5,300宗獲編配入住公屋的一般申請中,有2,800宗獲編配翻新公屋單位,較上季少,其餘約2,500宗則獲編配入住大埔富蝶邨的新公屋單位。
有關方面指,由於新界區公屋申請者的平均輪候時間,一般較市區或擴展市區短約一年,因此新界區公屋申請者輪候時間相對較短,上述情況在今季的平均輪候時間中反映,故今年第一季的公屋平均輪候時間較前輕微下降。就早前「精進建築有限公司」延誤的公屋工程項目一事,當局表示這個情況需要數個季度才能消化,預料今年的公屋平均輪候時間會大致維持平穩,但是在季度間仍可能會有輕微波動。
議員倡檢討租售公營屋比例
議員梁文廣回應最新公屋落成量時稱,新建公屋項目的單位落成及編配量較多,尤其是新界區的項目,對縮短公屋平均輪候時間有幫助,惟輪候市區公屋的時間仍然較長。
不過,現時公屋申請量已較高峰時回落,一般公屋申請宗數更創10年來最低。梁文廣表示,近年一般公屋申請有下跌趨勢,隨着未來10年興建公營房屋的土地供應足以應付需求而公屋申請宗數持續下跌,他認為現時是合適的檢討時機。
梁建議當局今年稍後公布長策周年進度報告,提出為後5年的出租公屋與資助出售房屋的比例檢討作出明確修訂指引,例如將綠置居劃入資助出售房屋的建屋數量,並將出租公屋與資助出售房屋的比例劃為5比5,以滿足不同階層市民未來的住屋需要。
最新一般公屋申請數字達10年來最低。最新一般公屋申請數字達10年來最低。
最新一般公屋申請數字達10年來最低。
當局指首季有2,800戶獲編配至翻新單位。當局指首季有2,800戶獲編配至翻新單位。
當局指首季有2,800戶獲編配至翻新單位。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