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替代餐具含致癌物心驚 擬邀供應商交安全證明

食肆陸續轉用紙、甘蔗渣等替代餐具。 食肆陸續轉用紙、甘蔗渣等替代餐具。
食肆陸續轉用紙、甘蔗渣等替代餐具。
當局引研究資料 指健康風險十分低
首階段「走塑」下,食肆陸續轉用紙、甘蔗渣等替代餐具,惟外國有研究在部分非塑膠餐具樣本驗出致癌的全氟或多氟烷基物質(PFAS)。環境及生態局局長謝展寰表示,會考慮邀請供應商自願提交及相關質量或安全證書,以及分列出來供公眾參考。他又指,根據國際科學研究和監管組織資料顯示,雖然現時部分商品含有小量PFAS,但公眾因接觸商品引致健康風險十分低。
議員陳紹雄提到,有跨國調查結果發現,在119個食品包裝樣本中,有64個驗出PFAS,包括植物纖維餐盒、包裝油膩食物的硬紙紙盒及防油紙袋等。該物質難以排出體外,一旦在體內積聚,更有機會導致肝臟受損、不育及癌症等健康問題。陳詢問當局如何應對,會否主動檢測該等餐具的安全性。
PFAS廣泛應用包裝
謝展寰書面回覆時表示,環保署「綠色餐具平台」現時並沒有規定要求供應商提交有關PFAS的資料,但留意到坊間的關注,會考慮邀請供應商自願性提交相關證書或文件,以及把附有證書或文件的非塑膠餐具分列出來供參考。
謝續指,PFAS廣泛存在於各種各樣的人工產品,尤其有表面塗料的產品,例如衣物、食品包裝材料、煮食用具和各種塑膠產品等。根據國際科學研究和監管組織資料顯示,公眾因接觸含小量PFAS的商品而引致的健康風險十分低。
對於近日比利時安特衞普大學的研究,顯示當地市面的紙、竹、膠和玻璃飲管含有PFAS,根據推算,市民要持續並大量攝取飲管內所有PFAS含量,即每人每星期約300支飲管,才會超出歐洲的標準,所以市民在正常情況下毋須擔心。
無意推出中央餐盒借用
對於坊間倡建立中央餐盒借用服務,環境局則指,推出時要考慮市場供求、市民習慣、實際操作、成本效益等因素,政府暫時無意發展相關服務。港府會在大型活動、大學推行免費餐盒或餐具借用服務,培養自備餐盒習慣。
至於「走塑」第二階段管制將涵蓋外賣常用的塑膠杯和食物容器,原計劃在明年實施。當局最新指會在充分考慮相關非塑膠替代品的普及性和可負擔性,以及業界和市民對第一階段管制的適應情況後,才會推出第二階段,現時未有實施時間表。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