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諂媚式」迎低消費群 當局駁斥謬論云云

政府表示今年五一期間旅客帶來了逾20億元的消費。 政府表示今年五一期間旅客帶來了逾20億元的消費。
政府表示今年五一期間旅客帶來了逾20億元的消費。
學者撰文 指不見發展旅遊策略在陣
五一長假期剛過去,政府稱今年該段期間來港旅客超過76萬人,帶來的消費增長超過20億元。不過有學者指當局「諂媚式」地迎合低消費旅客,沒有相應的經濟回報;當局則回應稱有關說法純屬謬論,遊客能給香港帶來相當可觀的經濟效應,並舉例剛過去的五一假期,就給香港帶來了大量的消費,惠及各個行業。
今年五一長假期,內地來港旅客人數相較疫情前的2018年有增長,但是旅客的平均消費水平卻有所下降。據政府公布的相關數據,消費增長20億元,來港人數76萬,經計算下人均消費約為2,600元,與2019年來港的不過夜旅客人均消費情況相差不大。但若計算通脹,今年五一的水平則未有回復到疫情前水平。儘管政府方面表示對情況樂觀,但仍有反對的聲音出現。
學者袁彌昌撰文指,政府當前是「諂媚式」地迎合低消費的旅客,甚至是「劣幣驅逐良幣」;他還表示,看不到現在政府發展旅遊策略。袁還表示,來港的旅客大多來港只是打卡閒坐閒逛,明顯不會消費,屬「旺丁不旺財」,而且由於目前來港旅客大都屬於低消費旅客,導致市面上出現很多低成本、低增值的商店,變相造成了一個「劣幣驅逐良幣」的現象,將原本的高成本、高增值商店都擠走了。袁認為,本港當前是出現了一個弔詭現象,即所謂「網紅」店大行其道,一些「米芝蓮」或真正好的餐飲企業卻要結業。
五一長假 旅客在港消費逾20億
文化體育及旅遊局局長楊潤雄則在社交媒體中未指名回應,認為此種說法是謬論。楊潤雄表示,今年的五一長假期,旅客為香港帶來了逾20億元的消費,而每150萬旅客就能為香港的生產總值帶來0.1%的提升,今年長假期更有多個行業受惠。楊潤雄續指,「過門便是客」,只有為其提供優質的旅行體驗,才能吸引對方再來港。
另外,楊還認為,看不到政府發展旅遊的策略是毫無根據的,忽略了相關部門及各界為此付出的努力和成果,純屬妄下定論,呼籲市民不要被有關言論誤導。
今年五一期間有超過76萬內地旅客訪港,有關業界大致滿意。楊潤雄表示,有注意到現在旅客的出行新趨勢,例如喜歡城市漫遊、消費趨於理智等,他表示政府在未來籌劃旅遊發展時,會作出對應的策略。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