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零售數據曳 步艱難淡季 業界閉翳

零售管理協會認為,數字反映零售行業進入艱難的淡季。(陳德賢攝) 零售管理協會認為,數字反映零售行業進入艱難的淡季。(陳德賢攝)
零售管理協會認為,數字反映零售行業進入艱難的淡季。(陳德賢攝)
港府指消費模式轉變 陸續帶來挑戰
經濟淡風狂掃消費零售業!政府統計處昨日發表最新的零售業銷貨額數字,本港3月份零售業總銷貨價值的臨時估計為312億元,按年大跌7%;扣除價格變動後,零售業總銷貨數量估計按年下跌8.6%,多項主要消費如鐘錶首飾、服裝及電器等全部按年雙位數插水。零售管理協會直指3月表現「不理想」,數字反映零售行業進入艱難的淡季,由於4月上旬有復活節及清明節,期內有大批港人北上或外遊,本地市場生意非常疲弱,該會預警4月份零售額料較3月更差,有機會出現高單位數甚至低雙位數跌幅。談到五一市道,該會會員的反映是「絕大部分生意下跌,跌幅介乎兩至四成」。
錶飾服裝跌逾17%最傷
統計處表示,3月份零售業總銷貨價值中,網上銷售佔7.8%。該月的零售業網上銷售價值的臨時估計為24億元,按年跌4.7%。今年首季,零售業總銷貨價值的臨時估計下跌1.3%,總銷貨數量下跌3.1%,網上銷售價值下跌10.7%。按零售商主要類別劃分,跌幅最大的是珠寶首飾、鐘錶及名貴禮物,按年跌17.7%;服裝亦下跌17.5%;電器及其他未分類耐用消費品下跌15.5%;燃料下跌14.5%;百貨公司貨品下跌14.1%;食品、酒類飲品及煙草下跌11.3%。個別類別錄得升幅,藥物及化妝品升8.9%;汽車及汽車零件亦升7.6%。
政府發言人表示,3月零售業總銷貨價值轉為下跌,部分因為旅客消費比較基數高以及復活節假期。展望未來,訪港旅遊業進一步恢復以及住戶收入增加應會繼續支持零售業,又指盛事經濟應有幫助。不過,發言人亦承認,訪港旅客和市民消費模式的轉變或會繼續帶來挑戰。
香港零售管理協會主席謝邱安儀回應3月份數據指,今年3月零售銷售額按年跌7%,並非理想數字。因為2月的零售業總銷貨價值的臨時估計為338億元,已較1月的365億元下跌,連環下跌反映零售行業進入艱難的淡季。除個別類別錄得單位數增長外,大部分類別均告下跌,跌幅介乎個位及雙位數,未有一個類別下跌最為驚人,反映整體性的疲弱。
該會就上月的零售銷售情況向旗下4,000間會員店舖、近7萬名前線員工進行調查,發現少於一成受訪會員稱有上升,集中在快餐及電訊類別;超過九成指生意有跌幅,跌幅介乎單位數至低雙位數。其中食品店、超市、電器及家品等與本地民生相關的種類,跌幅相對溫和;至於鐘錶珠寶、健康食品等與旅遊相關的種類,跌幅達兩至四成。
五一人流生意均遜去年
前瞻4月,該會亦感悲觀,因4月上旬有復活節及清明節,港人北上或外遊,本地市場生意非常疲弱,加上惡劣天氣較多,港府今年亦未有派發電子消費券,零售業經營環境嚴峻。估計4月的零售銷售額比3月更疲弱。
提到近日內地五一長假,謝邱安儀表示,與去年長假首日相比,今年僅小部分受訪會員稱有個位升幅;絕大部分均表示下跌,跌幅介乎在兩至四成;人流及生意雖較3月及4月淡季為多,但均遜於去年;亦有會員反映,商場的消費情況比街舖稍佳。她相信,與內地經濟處於疲弱、旅客消費力和意欲下降,甚至天氣惡劣亦有影響。
政府指旅客和市民消費模式的轉變或會繼續帶來挑戰。政府指旅客和市民消費模式的轉變或會繼續帶來挑戰。
政府指旅客和市民消費模式的轉變或會繼續帶來挑戰。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