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花利得稅收 暴跌近250億
復甦乏力 房地產中小企頹勢難抑
疫後復甦失蹤,稅務局最新公布的2023/24年度稅收情況揭露本港經濟實況很糟糕,年內稅收總額僅有3,420億元,較2022/23年度下跌182億元,下跌約5%。反映股樓交易收入的印花稅收入更由約700億元大跌209億元至491億元,跌幅達三成;另一龍頭稅種利得稅亦由1,742億元跌至1,705億元,兩大稅收共暴跌246億元,顯示本港房地產及企業經營都陷困局。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許正宇及稅務局局長譚大鵬則指未來稅收會有改善,一是因為撤辣後物業交投增加,二是本年度多發4萬份薪俸稅報稅表,又預期公司稅收亦會有所上升。
稅務局局長譚大鵬昨日介紹,本年度稅收總額約為3,420億元,較2022/23年度的稅收總額約3,602億元下跌約182億元,跌幅5%,佔比最多的入息及利得稅總額由上年度的2,643億元下跌約27億至本年度的約2,616億元,當中利得稅稅收亦由上年度約1,742億元跌至約1,705億元,跌幅約2%。
前年度納稅5000萬公司 少200間
印花稅稅收更由上年度預計約700億元大跌三成至本年度實際稅收約491億元,翻查資料,2022/23年度的印花稅稅收已按年下跌三成,由997億元減少297億元至700億元,換言之,本港印花稅已連續兩年大跌約三成。稅局又披露,上一財政年度實地審核評稅個案維持1,802宗,但查獲的短報入息及利潤額達213.46億元,較上一財政年度增加67%。而稅局分析應評稅利潤最高的公司稅款亦發現,2022/2023年度納稅5,000萬元以上的公司,較上一年度減少了200間,同時,繳稅100萬元以下的公司亦較上一年度增加3,200間,反映本港公司在2022/23年度已出現「利潤齊滑坡」現象。
當局樂觀 本年度稅收增12%
譚大鵬昨日表示,上年度印花稅跌幅較政府原先的估算大,主要原因與過去一年樓市下跌、股市情況不理想,令印花稅收入減少,而利得稅稅收則受生產總值下跌影響,企業的利潤在上年度亦有所下跌,以致利得稅的應評稅利潤下跌3%,令利得稅稅收有所下跌。不過他亦指出,當局估計整體生產總值於2023年上升,加上估計會有經濟實質增長、公司商業登記的數目增加,預計利得稅納稅人數量會增加,綜合考慮後,相信來年利得稅會有所增加。
稅務局又預料2024/25年度的稅收預算會增加12%至3,828億元,其中印花稅收入更高達710億元,反超上年度稅收。被問到是否「過分樂觀」,譚大鵬指出印花稅收入視乎樓市及股市表現,非政府所能控制,難預測將來相關收入會否有很大波動,而撤辣後交投量顯著上升,加上失業率維持低水平、成立公司數增加等因素下,不認為是「過分樂觀」,而是「審慎樂觀」。
244萬份報稅表陸續發出
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許正宇昨亦於社交媒體上表示,截至今年3月底公司的商業登記數目較去年同期多約1.3萬間,預計利得稅納稅人數目亦會隨之增多。而自今年2月28日起「撤辣」後,3月份的物業註冊量已見上升,同月的物業交易印花稅收入亦比2月份為多,政府評估樓價及交投量會維持平穩。證券交易方面,近期本港股市氣氛亦有所好轉,相信長遠可惠及證券交易印花稅稅收。
稅務局本年度將發出244萬份報稅表,較上一年度略增4萬份,其中67萬份為電子報稅表,177萬份為紙張報稅表。一般人士須於6月3日或之前遞交報稅表,經營獨資業務人士則須在8月2日或之前遞交報稅表,網上報稅則可獲自動延期一個月。
至於本年度多發4萬份報稅表,譚大鵬指出勞動人口回升、薪酬上升及不同人才輸入計劃令納稅人數量有所增加,但仍要再一段時間才可確認是否有上升的趨勢。另外,他提到2023/24年度的離港清稅個案有37,500宗,較對上年度的56,100宗有所下跌,不過譚大鵬亦強調除了移民外亦有很多原因會離港清稅,不宜過於簡化,只可作參考。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