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鳥類早於恐龍時代實現飲食多樣化
【本報訊】香港中文大學生命科學學院一項研究發現,一種在恐龍時代常見的鳥類「反鳥類」,早於1.2億年前,即現代鳥類的祖先出現前3,000萬年,已演化出多樣化飲食,與現代鳥類相比毫不遜色。研究結果已在著名國際生命科學與醫學期刊《eLife》發表。
顎骨結構獨特
團隊另就渤海鳥科和9,000多種現代鳥類的體重、爪、頭骨形狀和頭骨力學進行定量比較,發現渤海鳥科中不同鳥類的飲食習性各異,有些與食肉動物相似、有些接近食草動物,還有一些類似雜食動物。團隊相信,牠們得以發展出飲食多樣化的主因是擁有獨特的顎骨結構。
團隊其後進一步分析了50多種鳥類化石,成功分析多種較後期反鳥類的飲食習性,但反鳥類共同祖先的飲食習性和反鳥類最早期的飲食演化史,仍待進一步發掘。
研究又發現,反鳥類最多花了2,500萬年,即是從1.45億年前古早反鳥類出現起計,直至約1.2億年前演化出多樣化的飲食習性;另一邊廂,基因研究結果亦顯示,現代鳥類的祖先同樣至少花了2,500萬年實現目前的飲食多樣化。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