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撥亂反正:考評局程式甩轆之我見

考試及評核局耗資900萬元研發的第二代公開考試支援系統,在早前開考的中學文憑試一連兩日甩轆。原意方便監考老師核對學生資料的「監考易」手機應用程式,率先「當機」變了「監考難」,並拖累考生用作簽到的「報到易」程式反應遲緩,差點也變成「報到難」,令考生與老師手忙腳亂,隨時會影響考試成績及監考質素。考評局被迫於開考第3日棄用「監考易」,改回以人手及實體點名紙監考。至於「報到易」雖可繼續運作,但仍偶爾會出問題。
特區政府近年矢言要發展「電子政務」、「智慧政府」,但新推出的多項電子系統及程式,包括用於區議會選舉的電子選民登記冊、用作預訂康文署運動場地的「康體通」、用於繳交行車隧道及橋樑收費的「易通行」等等,接連爆出當機醜聞或其他低級錯誤。政府事後承諾會加強中央統籌監督,包括在各個部門推出新程式前做好壓力測試,但由於考評局乃法定機構而非政府部門,因而「睇漏眼」苦了一眾考生。當局固然要徹查「監考易」為何出事,向相關程式開發公司及局內的監管人員追究責任,但個人認為更應該質疑的,是為何有需要開發有關應用程式?
有別於每天都有大量運動愛好者及駕駛人士使用的「康體通」與「易通行」,文憑試一年只考一次,而每一屆文憑試大部分考生的個人資料都不同,其重複使用性和資料重用價值都不高。加上過往用人手處理有關點名及報到程序,一直行之有效,亦不見得會多花太多時間和資源,是否有必要花費900萬元公帑將其電子化?尤其考評局近年正因考生持續減少,令考試費收入下跌而喊窮,是否有人貪新潮好大喜功,為電子化而電子化呢?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