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強詞有理:美國被脫鈎

多年前時任美國總統特朗普發動貿易戰,對中國產品徵收額外關稅,並誇言「很容易贏」,結果呢?美國贏不贏姑且不論,人們只知道絕大部分關稅由美國消費者承擔,成為通脹高企的其中一個原因。現在輪到拜登政府發窮惡,威脅要向中國鋼鋁產品徵收3倍關稅,還要針對中國海事、物流、造船業展開301調查,可見老美確實已無計可施,除了繼續揮舞關稅大棒,再也變不出其他花樣。
眾所周知,這些年中國鋼鋁產品出口到美國的數量持續減少,僅佔美國整體鋼鋁進口的一小部分,幾乎可以忽略不計,根本不存在所謂的傾銷。所以很明顯,拜登揚言要向中國鋼鋁產品開刀,純屬無理取鬧,無非為了討好美國藍領,替自己爭取選票。正如美國指中國電動車產能過剩,其實中國電動車壓根兒沒有進口美國,反而美國品牌電動車在中國大行其道,你說好不好笑?這就是美國政客的慣用伎倆,為了選票,為了「政治正確」,千方百計抹黑和攻擊中國,完全無視事實,肆意顛倒是非。外人也許覺得匪夷所思,美國政客卻樂此不疲,因為許多選民就是吃這一套,所謂的美式民主說穿了也就是這麼一回事。
事實上,美國製造業早就空心化,去年其工業產值僅佔全球的12%,反觀中國佔比高達35%,兩者距離愈拉愈大,競爭力已不在同一層次。在這種情況下,不管美國如何揮舞關稅大棒,如何構築貿易壁壘,都無法阻擋中國產品。須知「中國製造」行銷全球,已不再是依靠廉價傾銷,主要以質量取勝。之所以能做到價廉物美,則是因中國不僅擁有完整的產業鏈,而且具有強大的科技創新能力,更有獨特的體制優勢,任何國家都無法相提並論。
為何老美不斷強調無意對華脫鈎?非不為也,實不能也,美國根本沒有本錢脫鈎。華府政客罔顧現實,不斷將經濟問題政治化,結果只能搬石砸腳,不但無助重振美國製造業,反而加速全球去美元化步伐。有人說,今時今日美國最應擔心的是自己被脫鈎。這不是開玩笑,而是事實,畢竟今時不同往日,美國的實力已撐不起全球霸權,更承擔不起對華脫鈎的後果。
很簡單,如果不是有求於中國,華府高官不會接踵而至,財長耶倫剛剛離開,國務卿布林肯又即將上門,所為何事,大家心知肚明。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