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指望旅業救經濟 奈何吹起是淡風

「五一」假期將至,旅遊業界預期將有80萬內地旅客訪港,旅行團數目料達800團,對於淡靜的市道而言,無疑是一場及時雨。然而,本港旅遊業始終未能回復到疫情前的榮景,連帶零售及餐飲業亦生意慘淡。更令人憂慮的是,本港持續有旅行社結業,持牌導遊數目亦不斷減少。香港若再因循過去的模式,一味指望內地豪客打救,很可能只是一場空。
旅遊業議會估計,五一內地旅客訪港人數,將較去年同期上升約30%;而800個旅行團,涉及約2.6萬至2.8萬人。業界對這些數字很興奮,認為能帶動市道,但不忘強調必須做好「好客之都」,首要是政府與內地部門協調,加快過關流程;而「黑的」對香港聲譽帶來很大打擊,必須杜絕,同時希望市民和業界面對旅客都能保持笑容,令旅客賓至如歸,自然增加來港次數。
誠然,好客之都不僅是個口號,每個人都應該做好本分,即使並非業界一員,一般市民對旅客只要能保持友善態度,例如遇到旅客問路能耐心指引,肯定會令人對香港留下好印象。但現在的最大問題,不是來自一般市民,而是來自業界本身,尤其是餐飲從業員人手不足,工作無停手,待客態度亦隨之變差,黑口黑面是常事。加上「黑的」司機肆意劏客,旅客怨聲載道,對於來港旅行,很可能變成可一不可再。
業界必須改善態度的同時,本港旅行社則面對轉型難題。數字顯示,本港旅行代理商及導遊的持牌數字持續萎縮,截至今年3月,持牌旅行代理商只有1,602個,導遊牌照只有5,373個,比去年6月顯著減少。去年6月持牌旅行代理商有1,611個,持牌導遊則有5,468個,反映本地旅業難捱。更有甚者,今個月又有多間旅行社決定結業。業界代表亦看到,不論是內地還是本地客,旅遊模式已有改變,由注重食、買、玩變成喜歡深度遊,探究當地文化。內地旅客固然熱愛到本港特別景點「打卡」,即使是港人外遊也更喜歡個人遊,「鴨仔團」鮮有人問津。認為旅行社應提供更多小包團,以及讓旅客有更多自由時間,迎合消費者口味,否則難以扭轉經營困難的窘境。
過去不久的復活節,有超過200萬港人出境,絕大部分為北上。深圳成為港人最愛的短線旅遊目的地,原因不單止是深圳物價比香港低,相反,隨着內地生活水平提升,深圳的物價已追貼香港;深圳之所以吸到這麼多客,主因是服務質素取勝,不論是從業員的禮貌程度,商店提供的優惠程度,以至電子支付的方便程度,都比香港更好。
回歸以來,儘管香港一直扮演「大哥」角色,成為內地城市爭相學習對象,但時至今日,兩地角色儼然逆轉,香港不宜妄自菲薄,也不能夜郎自大。深圳顯然有值得香港學習之處,旅遊業界以至零售餐飲業界再也不能故步自封。港府同樣需要打破舊有思維,真正推動新型產業發展。世界不斷轉變,優勝劣敗是自然定律,香港已無坐而論道、光說不練的本錢了。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
人人做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