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醫健:醫健寶庫:及時診斷 提升肺癌治愈率

根據衞生防護中心(CHP)最新數據,肺癌是本港2021年最常見癌症,佔新發癌症15.5%;癌症登記處(2021)的記錄亦顯示肺癌為致死率最高的癌症。在常見癌症中,肺癌的存活期最不理想——本港僅約五分之一患者可存活超過5年。
由於早期肺癌多沒明顯病徵,65%患者確診時已屆晚期(即3或4期),絕大多數不適合進行手術,治療選擇較少。相反,早期確診肺癌患者接受根治性的肺切除手術後,大多有更佳治療效果——一期肺癌患者的5年存活率可達72%。
歐美有臨床試驗以低劑量電腦斷層掃描(LDCT)為高風險群組(即目前吸煙者或有曾長期吸煙的已戒煙者)作肺癌篩查,由於經篩查診斷的肺癌大多屬一期,適合進行根治性手術,可將肺癌死亡率降低20至24%。研究發現,在LDCT診斷後一個月內接受手術的一期肺癌患者,七成人預計10年存活率為92%。日本和美國最近的臨床試驗顯示,如一期肺癌腫瘤小於二厘米,或可考慮亞肺葉切除手術,較傳統的肺葉切除手術可保留更多健康的肺組織,達到更佳效果。然而LDCT會同時檢測到非癌症的肺結節,有機會導致不必要的後續檢查,包括侵入性檢查。
本港不少肺癌病例為非吸煙者,因此上述篩檢標準可能錯過確診早期肺癌。在台灣,非吸煙者在肺癌患者中比例較吸煙者高,因此當地自2015年起為45至75歲有肺癌家族史等風險因素的非吸煙者提供LDCT補助,透過及早偵測及診治,大幅改善肺癌存活率。
由於本地缺乏有關數據,目前CHP不建議常規LDCT篩查,但建議高風險人士與醫生商討篩查利弊,以作知情決定。港大醫學院正在進行兩項研究——一項針對高風險吸煙者,另一項則針對有家族病史的吸煙者和非吸煙者——冀有助進一步理解LCDT篩查對高風險人士的利弊與診斷成效,詳情可致電22554746/68451811查詢。
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臨床醫學學院外科學系臨床副教授辛光耀醫生
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