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舊樓無王管 奪命大火誰之過
香港連日來遭受祝融光顧,昨日更釀成奪命慘劇。有60年樓齡的佐敦道華豐大廈發生3級大火,導致最少5死和40人受傷。現場既有健身中心,又有劏房和賓館,且為商住大廈,環境複雜,殘破不堪,增加逃生和救援難度。本港樓齡達50年的舊樓接近9,000幢,按年不斷增加,由維修到管理皆亂象叢生,惟有關部門一直闊佬懶理。可以斷言,港府再不正視舊樓安全隱患,加強執法及監管,並加快樓宇重建更新,奪命大火肯定陸續有來。
危機四伏 疏於執法
火警於昨晨近8時發生,很快就升為3級。消防處表示,起火位置於一、二樓大堂,涉及健身中心和持牌賓館,火勢蔓延至不同樓層,波及旅客和劏房戶,灌救至早上10時半始大致將火救熄。現場發現,一樓有多個燈箱及塑膠物料,有待專案小組調查是否造成大火的原因。有死裏逃生的健身中心顧客憶述,鄰近健身中心的單位突然冒煙,其後有火,並傳出爆炸聲,猶有餘悸。
事實上,上址單位有逾200多個,為舊式商住大廈,商戶類型五花八門,除了健身中心、賓館和劏房,又有教會、中醫館以至「一樓一」。單是持牌賓館已多達35個,無牌恐怕更多,劏房甚至多至逾百個,僭建及違規情況相當普遍。如此雜亂無章,毫無管理,出事只是遲早問題。
這些年,舊樓安全事故無日無之,單是冧天花塌石屎便不絕如縷,並往往傷及途人。今次華豐大廈的問題更多,後果更嚴重。可以看到,屋宇署早於2018年已向該大廈發出強制驗樓通知,但至今未獲遵從,署方亦沒有執法;而在2021年,署方曾勒令清拆天台僭建物,惟從大廈外觀所見,天台僭建物仍然存在。更須指出,港府將劏房變相合法化後,對許多違規問題視而不見,埋下禍根。
最令人質疑的是,每有事故發生,屋宇署例必擺出已經盡力狀,彷彿發出驗樓令、清拆令已是盡了責任,有沒有人遵從則關人個關。到了搞出人命則一味亡羊補牢,待輿論平息便故態復萌,直到下一次死人冧樓重複上演,流程又再走一遍,說是虛應故事也不誇張。
本港近年不時發生舊樓奪命火警。包括今年2月,荃灣沙咀道劏房單位起火,一名老翁死亡,一名女子昏迷;去年3月,大埔同秀坊一個唐樓單位疑有拖板電線短路起火,釀成1死7傷;2020年11月,油麻地廣東道唐樓一間尼泊爾餐廳發生火警,8人傷重不治。同類事故層出不窮,部分可能涉及住戶個人原因,但歸根究柢是樓宇太舊,欠缺管理,不符合消防條例,有些甚至是三無大廈。
重建更新 拖得就拖
港府不是不知這類舊樓問題多多,奈何官僚大都抱有得過且過的僥倖心理,懶於執法和監管。而另一個不爭的事實,的確是全港舊樓太多,執法人手相對不足。香港經過七、八十年代經濟起飛,現已進入老化時期,舊樓數目與日俱增,居民也多是年長一輩,不懂大廈管理亦懶於理會,致令安全隱患四起。很可惜,社區重建龜行蝸步,樓宇更新也是說多做少,拖得就拖,危樓一年比一年增加,整個香港危機四伏,烏煙瘴氣。
誠然,舊樓若管理得宜,一樣可以達到安全標準,「壽命」也可以延長下去,奈何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許多舊樓連立案法團都沒有,業權分散不清,連強拍也難於執行。在這樣的情況下,港府有必要主導舊樓重建及更新工程。正如本報多次指出,社區重建不能依靠市區重建局單打獨鬥,應以公私營合作、提高效率為主流,否則拖延下去,奪命意外更加不堪設想,整個城市更加暮氣沉沉。問題是,歷屆特區政府皆欠缺魄力,尤其收購過程必然艱辛,補償和安置必然困難,港產官僚遇事避難,往往未開始先卻步。
目前的香港可說多事之秋,有30多年歷史的葵涌廣場,昨日亦有食肆起火,該處商戶密集,人流眾多,沒有造成人命傷亡,簡直是不幸中的大幸。至於前日洪水橋洪雅路房協地盤發生4級火警,仍未救熄,更是令人心驚。奇災巨禍往往在不知不覺間降臨,消防安全怎麼強調都不過分,若整個社會由上到下皆麻痹大意,只知好了傷疤忘了痛,死人冧樓恐怕沒有最多、只有更多!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