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橫眉冷看:鬥敗的公雞沒風度

香港報業向來百花齊放、自由競爭,報章的風格不同,售價也不統一。每份報章有賣10元、12元的,也有本地英文報章,是賣14元的。然而,不論是中文、英文,不論是何種價錢或類別,過去數十年來,全港銷量第一的報章,始終是《東方日報》。這是市場優勝劣敗的結果,消費者就是最好的裁判員。《東方日報》暢銷的理由有很多,或許讀者比我們更有資格作說明,但大抵從沒有人認為,本報之所以大賣,原因是在於產能過剩,要是如此,真會讓人笑掉大牙。
這樣的思維邏輯,就連牛頭角順嫂也不會用,但美國現任財政部長耶倫,號稱是國際知名的經濟學家,她卻煞有介事地告訴世人,中國清潔能源產業能夠行銷全球,歸根究柢,是在於產能過剩,長此下去,更會威脅美國廠商的生存空間。最近耶倫遠道來華,她此行的目的,就是要大興問罪之師。
汰弱留強是市場的自然規律,天要下雨,娘要嫁人,試問又有何罪可問?由筆者小時候到今天,被市場淘汰的本地中文報章,扳盡10個手指頭也數不完。那些失敗的經營者若能反躬自省、總結教訓,大可以捲土重來,但從沒有人會像耶倫般,將自己的失敗,歸咎於對手產能過剩。
一碗水要端平,中國電動車暢銷全球,也不過是近一、兩年的事。回想起兩年前,全世界的電動車市場,仍是美國的特斯拉公司一枝獨秀。以香港為例,當時十大暢銷汽車,特斯拉排行第一,第二至第十位車廠的總銷量加起來,還不及特斯拉一家。當時耶倫可沒說美國的電動車產能過剩,如今美國廠商的競爭力下降,她便更改口風,指斥中國。看來這隻鬥敗的公雞,未免太沒風度了。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