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港用歐洲標準 國產車檢驗遇困難

多名議員指電動車配套設施不足。 多名議員指電動車配套設施不足。
多名議員指電動車配套設施不足。
【本報訊】本港發展及使用新能源汽車落後,議員陳恒鑌昨在立法會口頭質詢政府,指現時不少車款均是內地生產,但香港因安全問題不接受左軚,問及當局會否研究安全問題是否隱憂之一,而不是恃住「我哋就係咁㗎啦」的態度,拒絕改進。當局指在2020/21至2022/23年度本港少於10輛牽涉左軚車的交通意外,原因之一是行駛的車少,所以基數少,當局需要獲得多些數據,研究是否能做好些,但如果市場需求大,車廠可以換成右軚出售。
陳恒鑌指香港主要採用歐洲標準對進口車輛進行檢驗,未有正式採用內地標準,以致國產汽車的驗車過程屢屢遇到不同程度的困難,他指有業界朋友亦提及驗車標準問題,希望當局重整人手,不認同電動車、油車均交給環保署跟進,認為電車應該是機電工程署負責。
電動車配套極不足
多名議員關注電動車延伸的各種問題,議員易志明指電動車形式認證時間太長,促請加快汽車電動化,問及當局會否加多些人手處理。對於是否人手問題導致所需時間長,當局表示過去主要是申請人或車廠未能提交文件審批,導致過程花費的時間較長,當局已聯同業界舉辦多場簡介會,縮短電動車審批時間,而整個審批時間約90日,與其他車輛相若。
議員陳凱欣則關注電動車配套問題,指本港充電設施非常不足;議員黃英豪也指新車銷售以電動車為多,而且大多都是內地生產,本地會否跟用內地的充電標準。當局指希望有不同的充電技術,幫助業界增加充電設施,同時希望用兼容的方式,不同的插頭都可以用,用家有更多選擇。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