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華豐大廈 改善設備一再拖 消防隱患終爆禍

消防升起多條雲梯救人。(張開裕攝) 消防升起多條雲梯救人。(張開裕攝)
消防升起多條雲梯救人。(張開裕攝)
法團指有業主反對報價 蹉跎多年不了了之
發生火警的華豐大廈樓齡已達60年,架構設施早已老化。市區重建局表示,該大廈參加了該局的5項資助計劃,包括樓宇更新大行動2.0(第二輪)及消防安全改善工程資助計劃(第二輪)等,並獲該局發出原則上批准通知書。但該大廈法團提交申請表至今已逾3年仍未展開工程。有不具名的該大廈業主立案法團成員亦指,該大廈多年前已接獲消防處要求進行消防安全改善工程,但因為有人反對報價而令工程不了了之。油尖旺區議員葉傲冬昨表示,該大廈屬舊式商住大廈,業權分散,包括多個劏房和賓館單位,共200多伙,管理問題複雜。議員鄭泳舜亦指,港府曾於2018年向涉事大廈發出強制驗樓令,惟至今未有遵從。
市區重建局表示,該局於2020年10月收到該大廈的申請表,分別申請樓宇更新大行動2.0(第二輪)及消防安全改善工程資助計劃(第二輪),該局先後於2021年7月及2022年1月發出原則上批准通知書。當中,消防安全改善工程資助方面,該大廈法團原本需於2022年10月前聘請認可人士,但因為新冠疫情而獲延期至去年7月,但去年法團招聘工程顧問後一直未簽署合約,並再申請延期至今年1月並獲市建局批准,現時該法團仍未提交重新揀選工程顧問業主大會的日期及會議通知書等。
另外,有不具名的法團成員指,大廈多年前收到消防處按《消防安全(建築物)條例》發出的「消防安全指示」,要求不符合的舊式綜合用途及住用建築物業主,進行消防安全改善工程,但在報價階段遭到業主反對,有指反對意見來自大廈的賓館經營者。
消防顧問梁錦得表示,如果大廈內有非法改裝,或擅自將住宅用途改為商業用途,會增加樓層容納人數,原有的走火通道或不足容納須逃生的人數,增加消防隱患。他估計,華豐大廈的起火地點屬商業用途,不排除有人可能出於美觀原因,將防火門改裝成玻璃門,或將原本雙層的防火門改為單層,令火勢蔓延至其他樓層。此外,住戶或會「貪方便」長開防火門,火警時便會造成煙囪效應,濃煙及火燄隨着樓梯上升導致傷亡。
管理複雜 疑有無牌賓館經營
葉傲冬表示,該大廈管理問題複雜,曾有街坊反映,有人會在大廈內隨處棄置煙蒂、雜物堆放在公共空間,惟因法團運作有困難,故問題均未能妥善處理。他促請當局盡快修訂《建築物條例》,以取締劏房和不適切居所,望當局吸取今次教訓,以保障其他舊式公契大廈的安全。
根據民政事務總署的持牌旅館登記冊,華豐大廈共有35個持牌酒店或賓館,分布在1樓至15樓,其中有7間位於火場集中的1、2樓,3樓則最多賓館林立,單層有6間,其次在4樓及2樓,分別有4間。位於火場集中的1、2樓的7間酒店或賓館,分別為在1字樓的凱成賓館、萬源賓館、華豐賓館;以及在2字樓的珀軒旅館、TORONTO HOLIDAYS及凱德賓館。
華豐大廈內的部分賓館雖然同名,但分別在不同樓層並持有不同牌照號碼,例如永春賓館分別設在5樓及8樓。若以名稱計算,則大廈共有30間酒店或賓館。不過,鄭泳舜指曾有報道指涉事大廈內有無牌賓館經營,促請當局盡快調查。
強制驗樓令 逾5年仍未遵從
翻查資料,華豐大廈於2018年7月5日,已經被屋宇署選為強制驗樓及強制驗窗目標樓宇,而強制驗窗通知已在2019年完成,但強制驗樓通知至今仍未遵從。建築測量師何鉅業指,強制驗樓通知涵蓋外牆構建、室內柱樑結構、渠管、消防設施保養等方面,不遵從通知會對消防、結構安全等構成潛在威脅。
消防拖喉到大廈內灌救,可見樓層內電線凌亂。消防拖喉到大廈內灌救,可見樓層內電線凌亂。
消防拖喉到大廈內灌救,可見樓層內電線凌亂。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