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社區保母獎金低 議員質疑不合時勢

【本報訊】早前有一名9個月大女嬰,在社區保母照顧期間懷疑被虐,事件惹起公眾對託兒服務的關注。有議員昨在立法會一個委員會會議中指社區保母還停留在義工概念,其獎勵金只是最低工資水平,質疑做法未能配合時勢;另有議員建議設公營寄宿學校,以減輕在職或單親家庭的子女教養負擔。
培訓須持續且高質有效
社福界議員狄志遠批評過往外界對社區保母的運作及要求比較簡單,可是當事件發生後,市民對社區保母的要求提高,並要求監察和訂立準則,然而社區保母仍停留在義工概念,政府發放的獎勵金只屬最低工資水平,未能配合時勢,反觀台灣和新加坡在有關方面已步向專業化。他又指培訓不應只得10多小時,而是必須持續培訓和發展。
委員會主席陸頌雄亦指社區保母的培訓必須高質有效,畢竟託兒是重要的委託,心態上不止是「閒餘時間執一個細路仔返嚟湊」。
社會福利署助理署長鄒鳳梅重申社區保母必須完成14小時的基礎課程才可從事有關服務,而當局亦要求營運機構需持續檢視,以掌握社區保母的照顧情況,部分機構亦會就個別社區保母在技能上的不足而提供持續和相關的訓練,冀在正規的託兒中心之外,提供較有彈性的服務。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