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針對烏頭鹼 港大臨床評分識別 助診斷中毒更快捷

港大醫學院回顧過往13年懷疑中藥中毒個案。 港大醫學院回顧過往13年懷疑中藥中毒個案。
港大醫學院回顧過往13年懷疑中藥中毒個案。
近3成個案需深切治療 嚴重可奪命
中藥川烏、草烏及附子含烏頭鹼及相關生物鹼,過量服用可導致嚴重中毒。香港大學醫學院研究團隊回顧過往13年、逾500宗有實驗室化驗結果確認的懷疑中藥中毒個案,發現當中約33%涉及烏頭生物鹼,超過四分之一個案沒有諮詢中醫師意見,自行製備及服用相關中藥,近30%個案更需要入住深切治療部,更有人不幸死亡。團隊基於本港相關數據,研發並驗證了一個臨床診斷評分系統,以便前線醫護人員在化驗有結果前能及時識別烏頭鹼中毒,及早施救。
港大醫學院回顧過往13年(2008年7月1日至2021年6月30日)呈報至香港中毒控制中心、共4,907宗懷疑傳統中藥或中成藥中毒個案,從中篩選出542宗有實驗室化驗結果確認的個案,發現當中179宗涉及烏頭生物鹼,佔33%,其餘363宗涉及其他中草藥;同期烏頭鹼中毒的發生率為每10萬名急症室求醫者中0.72名,整體呈下降趨勢。
患者關節骨痛 呼吸系統異常
研究團隊發現,烏頭生物鹼中毒個案的年齡中位數為60歲,主要被發現骨痛或關節痛及呼吸系統問題,57%個案在服用後一小時內出現病徵;逾半數個案經中醫師處方獲得烏頭類中藥,但有27.4%個案在沒有諮詢中醫師意見下,自行製備及服用烏頭類中藥。
6大部分檢查室性心律血壓
團隊亦發現,超過三分之一個案在急症室被分流為危殆或危急,臨床表現包括心血管、神經系統及腸道症狀,包括低血壓、心房或心室早搏、心悸、唇舌和四肢感覺麻痹、惡心、嘔吐、腹瀉、腹痛等;超過20%個案需要使用藥物治療心律不整、6.1%個案需要插喉和使用呼吸機,更有29.1%個案需要入住深切治療部,其中兩人不幸死亡。
研究團隊表示,使用未經妥善處理的烏頭根部、過量服用、藥材攙雜烏頭或與烏頭混淆,可導致嚴重中毒,對於沒有接受過中醫或臨床毒理學培訓的醫護人員而言,及時診斷烏頭鹼中毒甚具挑戰性。團隊基於本港相關數據,研發並驗證了一個臨床診斷評分系統,以便前線醫護人員在化驗有結果前能及時識別烏頭鹼中毒。團隊指,該評分系統總分為10分,得分愈高,烏頭鹼中毒可能性愈高,共有6個構成部分,包括血壓低於90mmHg、服用中藥為中藥材、臉部或唇舌麻痹、室性心律過速、肢體麻痹、心房或心室早搏。
港大研究發現,超過三分之一烏頭鹼中毒個案在急症室被分流為危殆或危急。港大研究發現,超過三分之一烏頭鹼中毒個案在急症室被分流為危殆或危急。
港大研究發現,超過三分之一烏頭鹼中毒個案在急症室被分流為危殆或危急。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