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醫健:藥到病除:女性骨盆痛 恐患子宮內膜異位

子宮內膜異位症這個名字可能較為陌生,但若說到「朱古力瘤」,大家會否有點概念?子宮內膜異位症是指子宮內膜生長在子宮外,常見生長於卵巢(俗稱「朱古力瘤」)、 子宮肌層(子宮肌瘤)等。有些因素可能會提高出現子宮內膜異位症的風險,如家族病史、未曾生育、初經早(小於11至13歲)、停經遲、月經周期短(少於或等於27天)。
賀爾蒙消炎止痛藥可治療
常見症狀包括長期骨盆痛、經痛、性交疼痛、經血量大等。有見及此,治療的主要目標亦是減低痛楚。痛楚不太嚴重的話,可以選擇服用含雌激素和黃體酮的賀爾蒙藥加上消炎止痛藥。如患者有生育的計劃,亦可選擇只服用消炎止痛藥。若痛楚嚴重,則可能需要注射性腺激素釋放素促進劑。但由於此療法的副作用較多,如陰道乾燥、潮熱、骨質密度下降等,一般而言6至12個月後,患者仍需接受賀爾蒙藥物治療。療程過程中亦可以配合其他藥物,例如黃體酮、芬香環轉化酶抑制劑(Aromatase inhibitors)等。
黃體酮藥物可減少疼痛、月經量、令異位的子宮內膜萎縮,副作用包括惡心、乳房不適、體重增加等。至於芬香環轉化酶抑制劑透過抑制腎上腺雄激素轉化為雌激素來降低雌激素水平, 但亦可出現陰道乾燥、骨質密度下降等副作用。
若患者未能或拒絕藥物治療或受影響範圍廣泛,可以進行手術切除。總括而言,子宮內膜異位症不可怕,只要及早接受治療,生活質素就可得到改善。
香港醫院藥劑師學會
藥物教育資源中心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