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橫眉冷看:特朗普這一招高明

美國前總統特朗普與現任總統拜登,兩位雖然年邁,卻不能小覷,他們對中國企業的發展,尤其是電動車產業,可謂洞若觀火,應對中國挑戰的方式,也是恰如其分。
拜登在2021年開始執掌白宮,當時中國電動車尚未行銷世界,香港與內地只是一河之隔,國產乘用車也甚少走進香港市場。拜登卻能早着先鞭,剛上任就到當地的汽車廠演講,提醒工人們,中國製的電動車和車用電池,技術已經領在前頭,美國再不發力追趕,很快就會落於人後。豈料言猶在耳,一、兩年後,大量中國製的電動車已跨出國門,向全世界進軍。
特朗普是商人出身,面對中國汽車產業的威脅,更具智慧與前瞻性,此君曾經揚言,一旦他再度入主白宮,將會對中國電動車徵收60%,甚至是100%的入口關稅。
不過,特朗普近期口風有變,憑多年的從商經驗,他大抵明白到一味建牆防堵,終非究竟之途,於是改而提出,歡迎Made in China的電動車走進美國,但必須在當地設廠,聘用美國工人。
所謂「薑是老的辣」,特朗普這一招着實高明。中國產業的成功之道,就在於「內捲」,廠與廠互相競爭,大家打個頭破血流,但能夠從木人巷中走出來的,個個定然武藝非凡。特朗普就是要將這股「內捲」潮帶進美國,當美國廠家也能像中國廠家般拚搏,阿美利加很多垂死的產業,就能重現生機。
福特車廠起源於美國,該公司的決策層很有智慧,他們堅持即使賠本,也要保留設在中國的廠房。因為福特公司相信,若然能在中國的「內捲」潮中生存下來,將來那怕走遍全世界,都不可能會碰到絕路。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