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自成一家:降污成為外交利器

空氣污染危害人體健康,已成為近年各國亟待解決的一個公共衞生問題,但在亞洲地區似乎沒有獲得足夠重視。根據早前公布的一份報告顯示,去年全球空氣污染最嚴重的百大城市,竟然有99個是在亞洲。以數量來看,最多的是印度,共有83個。不過說到程度最嚴重的,則是孟加拉和巴基斯坦,懸浮微粒濃度皆超過世衞建議水平逾10倍。
其實亞洲其他很多國家也受到空氣污染的困擾,泰國清邁和越南河內前段時間就被列為即時空氣質量最差的城市,情況比孟加拉和印度還糟糕。例如清邁的PM2.5濃度在3月中旬超出世衞標準值約20倍,最後要驚動泰國總理賽塔親自走訪清邁,呼籲民眾盡量在家辦公。
歸根究柢,亞洲的空氣污染問題與各國的經濟活動有關。隨着經濟發展,汽車及工廠等往往成為空氣污染的主要來源。但亞洲多國空氣污染嚴重還有另一個原因,就是許多農民在播種新作物之前放火焚燒耕地,清除殘茬、雜草,產生大量顆粒污染物黑碳。記得有一年印尼農民焚燒農作殘留物,燃燒產生的煙霧飄到新加坡,導致新加坡空氣污染加劇,我的不少新加坡朋友被迫逃到香港避難。
客觀而言,空氣污染是城市發展的必經階段。多年前中國的空氣污染問題也十分嚴重,直至2013年政府出台《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聲言要像對貧困宣戰一樣堅決向污染宣戰,中國的空氣質量才逐漸好轉,北京治理大氣污染的做法也獲得國際社會高度認可。
近年中美博弈激烈,雙方都在爭取亞洲國家支持。北京大可以把空氣污染議題化為外交利器,主動與亞洲各國分享大氣污染治理經驗,共同改善區內的空氣質量,以提高中國的外交形象。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