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港大研創新平台 快39倍分析新冠變種

新冠病毒持續變種,對公共衞生構成潛在威脅。 新冠病毒持續變種,對公共衞生構成潛在威脅。
新冠病毒持續變種,對公共衞生構成潛在威脅。
【本報訊】全球已從新冠疫情中復常,但新冠病毒持續變種,對公共衞生構成潛在威脅。有本港大學研發創新平台,評估病毒變種對疾病嚴重程度的影響,比傳統方法快39倍,有關研究結果已於國際期刊《自然—生物醫學工程》(Nature Biomedical Engineering)發表,並已申請專利。研究團隊表示,此平台除了有助快速追蹤新冠病毒變種,亦可應用於各種生物醫學研究,包括癌症免疫療法。
在感染人體的過程中,病毒表面的刺突蛋白會與人類ACE2受體結合,並與附近未感染細胞融合,形成合胞體,加劇傳播及引致重症,而新冠病毒刺突蛋白的突變可能導致不同程度的感染力和致命性。港大醫學院及工程學院研究團隊研發創新平台,採用分裂綠色螢光蛋白特別系統,當細胞融合時會產生可檢測的螢光信號,並結合其他先進技術,快速篩選和分析各種刺突蛋白變體的融合能力。
通過研究刺突蛋白及其突變,研究團隊發現,與病毒原始株相比,Delta變種株形成較大合胞體,反映重症風險更高;而單個K854H突變則可將Omicron變種株轉變為具有高融合能力的變種株,亦意味引致重症的風險增加。
有利生物醫學研究
團隊表示,傳統評估細胞間融合的方法要求高、且成本昂貴,今次研究利用創新篩選方法和先進基因技術,識別促進合胞體形成的特定基因和細胞因子,速度提高39倍,有助開發阻止細胞融合的干預及治療方法,限制病毒傳播。團隊指,此系統可為治療新冠感染提供新策略,亦可廣泛應用於各種與細胞融合相關的生物醫學研究,包括癌症免疫療法。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